日前,在北京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的中国铁路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时速350公里17辆长编组、时速250公里8辆编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等多款“复兴号”新型动车组首次公开亮相,引人注目,这些动车组不仅“颜值”高,而且“智商”也很高。
“中国的高铁列车很漂亮,行驶得又快又稳,我曾经体验过世界许多国家的高速铁路,毫无疑问,中国的高铁是最棒的!” 菲律宾华商联总会理事长黄年荣这样赞许道。
中国在新型动车研发制造上的新进展只是2018年国家创新画卷上的亮丽一幕,从信息技术到新能源,从中国制造到航空航天与海洋探索,各领域之内,伟大的创新实践都在为中国,也为世界打造一个充满动力的未来。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绘就创新蓝图
“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指示掷地有声。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创新”一词,始终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这一年,国家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体制改革、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在积极制定战略,绘就发展蓝图,中国制造正在一步步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考察时表示,新发展理念,创新是第一位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行不通了,必须依靠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源动力,2018年,我国不断加快科技创新,逐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2018年的创新蓝图也不乏文化教育的战略设计。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发展成绩,世界有目共睹。2018年12月3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表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表明,2017年中国国内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各类知识产权的申请量都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对专利制度做出了卓越贡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对中国知识产权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在短短几十年中,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鼓励本土创新,并加入了全球知识产权引领者的行列,如今正在推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的增长。”
打造创新城市,凝聚高端人才
2018年12月15日,杭州未来科技城开设的“淘宝小镇电商园”网站上线试运行,当天就发出全国首张针对淘宝自然人经营者的工商电子营业执照。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淘宝商户可以全程在线操作,一两分钟就能完成,一次也不用跑。
“淘宝小镇电商园”是线上虚拟园区,可通过互联网提供线下园区几乎所有配套服务,极大便利了浙江省内外的淘宝商户。2018年,中国各地都在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等系列制度创新工作,优化服务,中国成为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2018年12月19日,在以“融合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8城镇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李勇表示,商务部针对城镇的创新发展工作做出了部署,在按照产城融合、二三产业并举、创新创业、招商引资、精简高效等方面继续推动各类经济技术开发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年,立足自身特色,打造创新城市已成为各地发展的共识之举。今年4月,为响应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求,吉林市、徐州市、绍兴市、泉州市等城市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旗帜性抓手,着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
建设创新型城市离不开高端创新人才支持。2018年,随着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各地政府相继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支持,吸引高端人才“安家落户”。
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12月发布“泛3315计划”引进人才有关事项通知,对入选的创业创新团队,按层次分别给予创业创新资助经费。2018年3月,上海公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明确在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等13个领域集聚造就高峰人才。上海将“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围绕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生活便捷等方面,系统化解决高峰人才的各项需求。
伴着创新城市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热潮滚滚而来,中国日益成为创新热土,创新发展不断升级。2018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首次进入世界最具创新性的前20个经济体之列,排名17位。2018年1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创新指数测算结果,2017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96.3(以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8%。中国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创新产出持续提升,创新成效稳步增强,创新能力向高质量发展要求稳步迈进。
创新成果显著,亮出瞩目成就
2018年10月24日9时,世界目光聚焦于中国,从设计到建成历时14年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如今,港珠澳大桥连接粤港澳三地,跨越碧波浩淼的伶仃洋,展现着中国的雄健风姿。
天堑化通途,巨龙显于大洋。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世界上里程最长、设计使用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
多项“第一”的荣光背后,是创新理念、高端技术的支撑:运用深插式钢圆筒围护快速成岛工艺完成两座人工岛建设;研发世界上最大深水碎石高精度整平船……国人因这一项项 “黑科技”欢欣鼓舞,世界也为之一震,英国《卫报》称港珠澳大桥为 “新世界七大奇迹”。
回首2018年,中国创就的“奇迹”可不仅这一项。在这一年里,中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北斗系统进入了全球组网密集发射期,截至11月19日,中国已成功发射第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中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完成了首次海上试验任务;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完成了首次水上高速滑行试验……
继“神舟”“北斗”上天,“蛟龙”“深海勇士”下海后,中国科技创新的触角不断延伸,中国正开始向地壳深部探索。
2018年6月2日,由吉林大学负责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完成“首秀”,钻井深度达7018米,创下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继俄罗斯和德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
“地壳一号”属于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专家组验收评定“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时表示:整机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平稳,填补了我国在超深孔科学钻探钻机领域空白,全面提升了我国钻机整机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加工水平。
作为中国入地工程的标志性成就,“地壳一号”将广泛应用于深部油气钻机和海洋钻机钻井包等,是打开地球深部奥妙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人们看到,2018年,从基础科研到工程应用,国之重器相继运用,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相继出现,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就这样不断孕育。
“一股创新风暴正在中国掀起……规模之大可能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这样表示。
照片说明:
①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
② 2018年11月1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摄
③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④ 河北宣化经济开发区一家泵车制造企业使用焊接机器人焊接泵车臂。
陈晓东摄(人民视觉)
⑤ 2018年11月25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山东青岛举行。图为参赛大学生展示创新产品。
张进刚摄(人民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