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周存玉:从“小病包”到“大艺匠”(匠心)

□王锦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27日   第 07 版)

  周存玉锻铜摆件《宁静的木头》

  有人说他是画家,有人说他是雕塑家,还有人说他是诗人……有时,他笑一笑,说:“我就是个干活的工匠。”周存玉的身份很多: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遗锻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艺术总监,等等。他在书画、雕塑、陶艺等领域都有着较深的造诣,是一位跨界艺术家。

  周存玉自幼就跟随老艺人们学习锻铜手艺。为了增强体力尤其是手部力量,他从8岁开始练倒立、扎马步、手指俯卧撑等基本功,同时练习绘图、做泥稿,培养造型能力。“汗水、泪水就不用说了,到学校腿酸得爬不了楼梯,同学和老师都误解我,以为我身体不好,同学们私下里叫我‘小病包’。”周存玉回忆道。刚开始练习锻錾,每天都拿着锤子和錾子,在铜板、铁板上走线,一不留神锤子就会砸在左手上,左手大拇指关节处一直是肿的。被砸伤的左手还要用三个手指捏住錾子,锤子一下去手指震得疼痛难忍。“最难熬的是每次锤子打到之前打伤的地方,那是钻心的痛啊!”

  少年时接受过严格刻苦的训练,成年后周存玉的生活经历也格外丰富。他曾在煤田矿山挖煤矸石,也当过建筑工地的工人,还在学校讲过课、当过班主任。接二连三的事业挫折与人生低谷,身无分文的窘迫,时常忍饥挨饿……他就像一块用于锻塑的铜板,被生活的锤子和錾子千锤百炼。正是有了这些不平凡的经历,他对生活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对作品的挖掘就格外鲜活、逼真。

  2001年之后,周存玉的事业有了很大的转机,他的工艺作品不断在各级亮相并频频获奖。他利用锻铜技艺打造的江苏云台山玉女峰景观型地标《吉祥玉女》获2011年中国人居范例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景观设计”金奖。2013年至2015年,周存玉连续三届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其中他的得意之作《宁静的木头》以紫铜板为材料,通过极其细腻的雕刻、锻錾,把这块铜板变成了一块久经风霜的“老木头”,让所有看到作品的人为之震撼。原轻工部部长、中国轻工联合会名誉会长陈士能赞叹道:“原以为是块木头,没想到是用铜板手工锻制而成,木头的肌理如此惟妙惟肖,真是巧夺天工。” 2015年,周存玉的绘画作品《奔马》在米兰世界博览会荣获“艺术金奖”。

  周存玉特别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主题性开掘。这一点从《宁静的木头》可以看出。《宁静的木头》表现大自然的一种状态,两只蝗虫静静地趴在一节老木头上,丝毫不受惊扰。周存玉说,他想借此作品展现自然界宁静祥和的意境,呼吁人们爱护自然、回归安宁。

  对于工艺追求极致的问题,周存玉有自己的看法:极致并非是盲目的追求,而是出于合理的需要。一件作品如果每一处都追求极致,就会失去重点。周存玉说:“一个人物的极致之处可能是他的面部,也可能只有他的眼睛。该细腻的地方要细腻,该概括的地方要概括,并且要处理好粗细之间的过渡,要注意整个作品的协调性。”

  周存玉不但精于锻铜技艺,在陶艺制作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他设计制作的紫砂壶备受藏家和同行好评。他还凭着扎实的书画功底获得了“国家一级美术师”资格证书。在周存玉看来,优秀的工艺美术师必须打好绘画的根基,要能够把心中的形象画出来,再把画出来的东西变成工艺美术作品。书法、绘画、雕塑、陶艺等艺术门类之间是相通的。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书法家林阳在评论周存玉的艺术创作时说:“周存玉之所以在书画、陶艺、锻铜工艺几个行当中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关键在于他不是从一座高峰走下来再攀登另一座高峰,他是从一座高峰沿着脊梁走到了另一座高峰,这样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因为他所从事的行当原理是相通的。”

  几十年来,周存玉一直处于创新求变的焦虑与兴奋之中。他的作品凸显出独到的构思,在传达精神美感的同时,给人极具视觉冲击的享受。周存玉认为,优秀的工艺美术师除了基本功扎实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通过活化传统要素、提炼手工技艺精华来彰显民族文化记忆。文化传统是艺术家的心灵故乡和思想原野。在经历时代交替和社会变迁之后仍然保持一致性,这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创作态度。因此,他强调:“艺术创作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深情回望民间传统,热心拥抱精神故园,冷静思索人生命运和灵魂栖所。只有这样,作品才会有生命、有灵魂、有情感、有温度。”

“一带一路”五年来
中外文化交流成果丰硕(“一带一路”文化)
周存玉:从“小病包”到“大艺匠”(匠心)
责编:邹雅婷 邮箱:zytbb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