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中国市场将持续发力

受访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李 巍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19日   第 10 版)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10日落幕,这个国家级博览会被视为从“中国制造卖全球”到“中国市场买全球”转型的标志性活动。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进博会体现出世界各国与中国合作的兴趣在不断增长。英国路透社报道称,进博会吸引了数千家外国公司和大量中国买家,显示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进口潜力。

  此外,德国《焦点》周刊称,中国“双11”向全球经济展示新的信心,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大推动力。

  中国的市场取得的成果让不少外媒惊叹,而中国市场的开放今后将如何继续发力也为外界关注。

  

  有数据显示,不久前闭幕的进博会吸引了全世界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境外企业参加,成交额达到近600亿美元。之后的中国“双11”网上购物节也吸引了数万家境外企业参加,活动不到24小时交易额就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

  这些数字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以及近14亿人口所形成的庞大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在快速增长。

  自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已经渐渐成长为世界出口大国。十几年间,出口极大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是,中国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一步,就是成为进口大国,这不仅是中国实现对外经济关系转变的关键,还将引领中国经济发展走向新的时代。

  如何从出口大国转变为进口大国,充分释放市场潜力?这需要多方努力。其中,培育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是转变成消费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

  在这方面,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中国有13亿多人口,庞大的人口基数是保证。第二,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不断扩大,意味着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第三,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都想要进入中国国内市场。我们要充分地运用这个巨大的砝码来扭转在当前国际经济体系当中相对被动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世界各国也将从中国的市场和开放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实现互利共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一大方向今后也不会发生变化。

  中国努力成为进口大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整个国际市场上更加低廉的资源来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第二,这将有效降低中国经济的运行成本。从全球进口更多能够为我们所用的资源能源和产品,不仅可以降低我们经济运行的成本,还可以更大程度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第三,成为进口大国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消费升级。第四,成为进口大国,中国才能扩大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和世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利。这对于中国市场进一步发展,不断释放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举办进博会和降低关税都宣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不变。此次又宣布了5项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和支持上海等地区扩大开放的3项措施。这充分说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仅不会关闭,而且还将越开越大。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创新性变革之一,过去4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空前的奇迹。中国未来会进一步开放市场,为维护全球自由贸易贡献力量。

  (祖  鸿采访整理)

世界赞叹“中国故事”(国际论道)
海外声音
中国市场将持续发力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