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以技术引领共享经济

盘和林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19日   第 05 版)

  在2014—2015年令人眼花缭乱的井喷式爆发发展中,顶着共享经济名号的项目遍地开花。在随后的2016年,项目数量略有回落,2017年逐渐走缓。实际上,2015年滴滴与快的两个平台的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拉开了共享经济进入下半场的序幕,只是由于共享经济最先在出行领域萌芽和结果,而那时其他领域的共享经济正方兴未艾,所以这个信号并没有被充分关注。

  随着众多共享经济项目在激烈竞争中成为“烈士”,每个行业坚持到最后还能继续鏖战的企业也不过那么一两家了。很多项目要么半死不活,要么面临艰巨的转型压力。

  共享经济进入下半场有3个主要特征,一是面向消费者的共享项目逐渐走向饱和,比如很多城市共享单车的存量远远超过了居民的实际需求,“单车坟场”随处可见,投资者也忍受不了没完没了的补贴大战,转而主动寻求合并,终结混战的局面。二是在消费领域的共享项目被挖掘殆尽,但是企业端和公共医疗服务领域的共享经济展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三是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已经得到充分应用,但是如果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结合起来,其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对于共享经济服务的提供者而言,平台数据就算不是其最重要的资产,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资产,因此,如何让这些数据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是平台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在下半场,可以把上半场的成果再次共享,例如利用平台数据动态调配智慧红绿灯,在高峰时期和非高峰时期,根据车流量、路况调控红绿灯等候和通行时间,由此实现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升级,将服务对象由零散的个人延伸到整个社区。

  实际上,共享经济的两个关键词“使用而不占有”和“不使用即浪费”,最终指向的都是资源的更充分利用。但是“单车坟场”的出现显然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目标相背离,其中的原因除了混战时期各方盲目投放单车以外,还有就是平台对数据没有充分利用,从而制定更合理有效的单车投放规划。

  作为平台,管理庞大的系统和海量的用户数据是其核心任务,而要做到这点,是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可以说,共享平台的兴起创造了对新技术的巨大需求,而这些技术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的挑战下得以不断发展成熟,并反过来更好地支撑共享经济的发展。

  共享经济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快,一个原因是其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很容易被模仿复制,平台成功的关键在于有足够的资本支撑其熬死竞争对手从而独占市场。但是进入下半场后,平台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可及的社会资源更加有效地利用起来,而这是需要技术作为支撑的,也唯有用技术垒起来的城墙才是足够坚固的。

  而这些技术在相关产业中的广泛应用,有很强的“头雁”效应。对此,要强化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开发,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中国海量数据和巨大市场应用规模优势,坚持需求导向、市场倒逼的科技发展路径。当前,在市场的驱动下,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技术正在共享经济中被广泛地应用,也由此可见,共享经济的下半场将立足于技术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商业模式的不断升级。

  (作者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共享经济如何活得更好?
以技术引领共享经济
责编:张一琪 邮箱:rmrbzy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