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1月17日 星期六

三万盘石磨

□ 马步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17日   第 11 版)

  石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几年前的敦煌,城圈与鸣沙山和月牙泉之间,有着一望无垠的戈壁滩。戈壁滩上除了稀落苍黄的沙生植物外,就是这种地貌上独有的大如牛头小如米粒的砾石了,砾石的色泽杂而乱,一律都散发着远古蛮荒的气息。无论冬夏春秋,敦煌都是不缺阳光的,阳光打在砾石上,而几乎所有的砾石都是会反光的,一星一点的反光汇聚起来,好似亿万颗小太阳,平躺在地上,向天空散布着目迷五色的光芒。

  现在,这一块万古旷地已经被各种各样的现代建筑覆盖了。最令世人瞩目的当然是敦煌文化博览园了。那一片浩大的古代宫殿式的建筑,在一年一度的敦煌文化博览会期间,世界各地的客人云集于此,仿佛典籍记载中的汉唐时代的敦煌,辉煌而容纳,因容纳四海而辉煌,因辉煌而敢于迎接世间万有。在敦煌文化博览园的旁边还有一个盛大的博览园,取名:天赐一秀。天赐,取譬再也明白不过的,而一秀之“秀”,则是创建者名讳中的一个字:赵秀玲。秀自天赐,以秀答天,正是天人互补的礼数。在这占地一千多亩的戈壁滩上,十二个建筑面积都在两千平方米以上的展览馆,既非传统的庄重典雅的中式风格,亦非以金碧辉煌为能事的现代式样,而是从古希腊罗马的神庙建筑吸取灵感,门脸不事张扬,里面却宏阔敞亮。展品以西北风物为主体,涵容古今东西。各个建筑的框架为混凝土浇筑,装饰却是就地取材。把戈壁滩上的砾石用水泥搅拌以后,技工们随手摔在墙上,凝结后,凹凸有致,与周遭环境浑然一色。

  最具创意的莫过于园区的路面了。广阔的园区空地仍然保留着戈壁滩的质地和底色,砾石与黄沙相伴,微风拂掠,细沙如小蛇在砾石间游动,阳光朗照,一条条细细的沙流,便是一道道泛射着金色的光芒。而人行道却是用磨盘铺成的。磨盘是圆形的,大小不一,厚薄不一,一盘盘拼接起来,一圈又一圈。薄一些的磨盘,下面用沙土垫起来,与厚一些的磨盘,组合为大体平整的路面。那么,磨盘与磨盘之间的空隙怎么办呢,或者任其自然,或者以砾石填充,因材赋形,随形表意。每一副石磨都是由上下两扇磨盘组成的,在上的那扇磨盘,都有着两只磨眼,那是待加工的原粮进入两扇磨盘之间的通道。磨盘平躺在地上,两只磨眼像人的两只眼睛,躺在大地之上,仰望昊天苍茫世事纷纭。下面的那扇磨盘有一只磨脐,形状活像人的肚脐眼儿,讲究的呢,箍一圈儿铁片,大多的,凿出一个孔罢了。一副完整的石磨,下面的那扇磨盘,磨脐上要镶嵌一根短短的铁柱,将上下两扇磨盘链接起来,其作用类似于车轴。有的铁柱被拔掉了,露出一个圆坑,二三寸深浅,也像磨眼一样,仰望着无际空宇。随风而起的黄沙飘落在磨眼和磨脐里,有的已经被填满了,人们肉眼看不见这个过程,但却从中能够感知到沧海桑田从来都是由细微而达于剧变的。

  至少在北方的农村,在漫长的农业时代,一家一户都是有一副石磨的,而广阔的黄土高原,形形色色的黄土,举步皆是,触目皆是,行走于黄土之上,耕作觅食于黄土之中,寄身于黄土窑洞中,缺衣少食,缺水缺柴火,唯独不缺的是黄土。一切的生存资源,包括生存灵感和智慧,无不取自于黄土。在种种短缺中,还缺石头。不仅缺可用的石材,如有恶狗突然来袭,匆促间连一块打狗的烂石头都找不到。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石磨,却需要上好的石材才可敷用。亿万斯年的流水将松散的黄土层下切上百米,乃至数百米,才可露出岩石。而黄土高原的岩石层与黄土层类似,石质松散而破碎。往往,在一方横阔百里的范围内本身是找不到岩石的,即便有岩石裸露,其材质也未必可以用来打造石磨。在农业时代,人们的工程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深入岩石深层去开采石材。也因此,一副石磨几乎是所有农家的一份必备的重要的家当。每户农家,一副石磨就是家中的一口人,而且是顶梁柱式的那口人。石磨在家中享有尊崇地位,磨坊一般都被安置在与家长同等地位的那孔窑洞里,而且给石磨编制了许多带有重大禁忌的民俗,代代流传,代代强化,一个人在懵懂时,已开始接受这样的训育,犹如对待祖先和鬼神那样的禁忌,都是植根于心灵深处的,家中哪怕再宝贝的孩子,无论如何淘气霸蛮,要是对石磨有所不敬,同样会遭到严厉处罚的。

  人们依靠土地活命,粮食凭借石磨加工,农人们像崇拜土地那样敬畏石磨,这是对生存和生命本身的敬畏啊!细细观摩集结于展览园的三万多盘石磨,无异在阅读三万个家庭曾有的生命。一副石磨,往往要服务几代人,一百年,二百年,都属正常。想想看,粮食从下种到长成,打碾入仓,再到加工成米面,将是多么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人们习惯说,一颗汗水换来一颗粮食,而人们往往把这句话当成形容词,言下之意,一粒粮食是用不了一颗汗水的。其实,只要在传统农业时代的黄土高原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一颗汗水是换不来一粒粮食的,如果真可以一对一交换,粮食将是多么的丰裕,基本是不会频繁出现饥馑现象的。冬小麦从今年的中秋下种,到来年的秋初收割打碾完毕,几乎要耗时一个整年,玉米等大秋小秋作物,也需要长达半年的生长期。也许,广大的北方天寒地冻,土硬水硬地气硬,因此粮食颗粒也硬。原粮在石磨的转动中,从磨眼鱼贯而入,在上下崚嶒的磨齿啃咬下,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被咬碎的原粮从磨缝中喷吐出来,磨面人收入箩中,筛下面粉,再将原粮碎片重新灌入磨眼,循环往复,榨尽面粉,直到再也榨不出面粉的麸皮。

  如此坚硬的原粮,便需要比原粮坚硬多少倍的石磨。摆放在博览园的石磨,石质不一,大多是粗麻石。有的呈暗红色,有的为青白色,大多为土黄色,一如黄土地的颜色。大多的磨盘直径为七八十厘米,厚度为二三十厘米,不用说,这是小门小户人家用的,三五口人,一头毛驴拉磨,一人磨面,一天可以加工大约百八十斤原粮,可供一家人一周的用度。而这种规格的石磨,占去整个收藏品的八成以上。这也符合漫长农业时代北方农村的实际。大号的石磨,直径大约有一米,厚度有四五十厘米,不用说,这是大户人家用的。这种石磨必须要役使身强力壮的马匹或骡子才可拉动,有时,一头骡子也坚持不了一天,中途需要别的骡子换班。这种规格的石磨,一天大约可以加工二百斤原粮。

  在漫长的农业时代,农人艰辛,与农人为伴的大牲畜也艰辛,人和牲畜从年头到年尾,从天不亮到天全黑,不懈劳作,也未必能够活得下去。然而,艰辛的生活,并不能消弭农人们追求美的天性和愿望。大多的磨盘上只有必具的磨眼磨脐磨齿,简洁而实用。有的磨盘上则雕刻着各种各样的花纹。有阴阳鱼,有荷花牡丹山丹花,还有一盘石磨上,錾刻着一条壁虎,头部硕大昂扬,尾巴细长灵动。不知这是什么讲究。是出自主人的要求?还是石匠的率意而为?石质再坚硬的石磨,半年,顶多一年,都要再錾一次的,称为錾磨。原因是磨齿老了,石磨将原粮啃碎,也磨损了自己的牙齿,正如所有的人,啃咬食物,也会磨损牙齿。这就需要石匠重新将磨齿錾磨锋利。在磨盘路上,一眼可以看出,有的石磨已经用过很长时间了,百年都不止,在石匠的反复錾刻下,磨盘表面已经深深凹陷,而有的石磨,大约服役时间不长,就废弃了。这也正好折射出时代的信息,四十年间,中国农村发生的剧变,恐怕此前连神仙都未必预料得到。

  石磨是必需品,錾磨石匠也成了北方农村受人尊敬的匠人,在所有的农家都会受到崇高礼遇。每当农闲时节,石匠们一个个走村串户,农家妇女像招待贵客一样,用自己最好的手艺拿出最好的食物,对石匠殷勤备至。因为,磨面的活儿主要由她们承担,如果对石匠招待不周,那些心术不正的石匠稍微在石磨里耍一些手腕,这一年可就惨了。当然,这是例外,主要源自对石磨和手艺人的敬畏。

  三万盘石磨落户敦煌,却是来自北方广大的农村,遍及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多年前,当机器加工粮食在农村普及之时,每个农家对占据一间磨坊的石磨,弃之不忍,又用不着,在这众多农户心有千千结的当儿,赵秀玲女士的“天赐一秀”也在山清水秀的陇南刚刚起步,此时,她已敏感到,传统的农村彻底转型的时代来临了。此后,便是泱泱农业人口涌入城市的世纪性大潮。一个个原本饱满的村庄,一个个眼看着空憋了。而这是千年剧变,并且是不可逆的大趋势。农业时代结束了,农村转型了,或者,有的农村可能会从此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那么,几千年的农业记忆,以及承载这些记忆的农村风物,也要被随手丢弃么?她开始收集农业时代的用物,马车牛车,门扇门窗,各色劳动工具,还有石磨。起初是就近,然后,呈圆圈形向四周延伸。敦煌从开埠以来,便是世界性的,在汉唐时代的近千年间,曾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交汇点。到了新时代,敦煌以世界的眼光重现辉煌。赵秀玲千里迢迢,从锦绣陇南,转战西北荒漠,斥巨资打造新的天赐一秀。在这样一个广阔的舞台上,上演什么样的剧目呢,留住乡愁,留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留住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大踏步前行的时代最为理性的声音。

  石磨,只是广袤北方农村在漫长农业时代的一个象征物,搬来石磨,如同吹响了北方农业文明魂魄的集结号。而敦煌向来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石磨在这里集体亮相,无异于将中国北方农业时代的魂魄搬上了世界的舞台。留住传统不是为了滞留于传统时代,而是让现代更为丰富,让现代的脚步走得更稳当。磨盘拼接起来的园区道路,长达几公里,人们的脚步踏在崚嶒的磨齿上,脚心传来隐隐的硌痛,那一声声叮咚,是在提醒人们,所谓的现代生活源自于深幽的传统,而石磨道路的尽头,则是足球场大小的剧场。剧场设在一块天然的洼地里。周边用石磨砌成堤岸,过去用于建房的柱石,则是观众的坐凳。石磨虽然尊贵,但重在实用,而柱石则是一栋房屋的支撑点,既是一户人家居住安全的保障,也是供人观瞻的脸面。柱石的石质多样,以汉白玉为主,柱石周边大多雕刻着各色图案,其意旨大体指向福禄寿喜,还有对天时地利人和的祈愿。赵秀玲在收集石磨的同时,也收集了数千枚大小不一的柱石,同样的传统时代的用物,在这里珠联璧合,堪称绝配。更绝的是,供模特出演的,长达几十米,高约两米的T台,全部用磨盘搭建。模特身穿最时尚的服装,走在古老的磨盘上,在高科技的声光电照映下,百娇千媚,尽显时代风流,观众的尖叫声呐喊声,混合着千变万化的声光电,古老的大漠,古老的大漠中的古老的敦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致。

  不妨做一个浪漫主义的设想:假如让三万名身着各色花布衣裳的女性,坐在三万只筛面的面柜前,身旁三万头大牲畜,拉着三万盘石磨,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地,同时工作,那将是多么浩大的,足以感天动地的场面啊!而能够提供这么空旷场地的,也许只有西北的戈壁滩。最具备资质的是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自开埠之日起,都是面向世界而容纳世界的象征。

  第一次踏上园区石磨道路时,敦煌刚下过一场雪,阳光如清粼粼的冰碴子,寒风如见血封喉的利刃,远眺,原本金黄色的鸣沙山一派银白,园区的沙山覆盖着一层白雪,移植来的,几人才可合抱的胡杨林,在阳光下,将倒影铺排在雪地上,一株胡杨的阴影下,足可掩藏五六个人,白雪与暗影,虚幻而真实。山下的石磨路,在白雪下,或隐或显,宛如一个个若有若无的古老的精魂,而有着看不见却能感觉得到的精魂的护佑,所有的寒冷都被一种遥远的暖流所温暖。一位来自华北的青年女子,在她留洋期间,老家的土地被征用了,哥哥全家也移居城市,老家没了。她想把家中的石磨搬走,留下对父母,对故乡的念想。哥哥说,咱家的石磨卖给了一个敦煌人。她冒着风雪,千里辗转循迹而来,她不是为了赎回石磨,只是想最后看一眼那副助她成长并走向远方的石磨。当然,她没有找到自家的那一副石磨。在寒风中,三万盘石磨从眼中依依而过,她忍不住泪流满面,而再度举目伫望这一片博大天地时,她心安了。她家的石磨落户敦煌,就像磨盘的形状一样,也许是一个最为圆满的句号。

  而今再度拜访三万方石磨,已经是另一年秋天的尽头,立冬的第一日。没有雪,只有风。敦煌落雪是罕见的,而敦煌刮风却是日常的。风不大,也不甚寒,但也是冷风。冷风刚够吹动内心那种沉潜的古老的情怀。行走在石磨路上,慨然时,一步跨过一只磨盘,好似我们大步走过的通往现代的迅疾脚步;沉郁时,轻移碎步,好似三万方石磨同时转动,磨盘啃咬原粮的破碎声,声声从历史的深处轰轰响起,那就是古老文明的回声啊!

三万盘石磨
天蒙山的虚和实
骊麓行
责编:郑 娜 邮箱:huawenzuop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