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6天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10日落下帷幕。进博会虽然只有6天,其产生的效应,却远不止6天。
对于参会企业而言,进博会就像一场大型的“相亲会”,参会参展的朋友们广结良缘、满载而归;对于中国的消费者们来说,他们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到全球质优价廉的产品,充分享受了全球化带来的福利;对于参与此次进博会的参观者和志愿者们,这是一次开阔眼界、接触世界,同时提升自我、展示形象的绝佳机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届展会,一次机遇,一段佳话。作为中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首届进博会在国内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
参观者:“进博会令我大开眼界”
“这次盛会展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发展成果。”进博会上,中国馆的讲解员正在为参观者讲解。中国是进博会的东道主,以“共羽华平”为名的中国馆自然也颇受关注。
周先生首先就参观了中国馆,他表示,通过实地参观,感受到了祖国强盛的国力,内心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在参观其他国家场馆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国家之间不同的特点,而这也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包容性。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提供了展示各国精品和科技新品的最佳舞台,“世界之最”扎堆亮相,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有着150多年历史、由老师傅亲手打造的捷克摩瑟水晶、加入了无线WiFi功能的英国LiFi灯泡、德国的口香糖3D打印机、芬兰的生物概念车、乌克兰的带有LED屏幕的背包等各国精选好货让人赞叹不已。不少参观者表示,这样的参观之旅让他们大开眼界。
除了参观,还有各种新奇体验。丁女士在展出现场与机器人进行的一场对战引来围观。她的对手是世界上第一个融合了人工智能的教练机器人。据介绍,这个教练机器人会了解你的打球习惯和水平,通过预测下一个球的路径,在千分之一秒以内调整球拍,来决定下一个球将以什么角度、多大力度、选择什么样的击球点、在什么时机打回来。丁女士表示“越练越顺手”。
由上海各高校的5000余名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也是展馆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本届进博会的“微笑使者”。
陈荃新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一名学生,担任乌克兰展馆英语翻译志愿者。他认为,此次盛会不仅为经济合作提供了契机,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负责国家展志愿工作的丁舸航表示,以前只知道法国的葡萄酒享誉世界,这次才知道原来南非的葡萄酒也是口齿留香、韵味绵长。他说:“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样重大级别的盛会,在参与过程中,我的眼界更加开阔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采购商:“进博会提供了好的舞台”
试用样品、询问价格、沟通细节、洽谈合作……在进博会上,随处可见忙碌的中国企业采购商们。为了准备这次进博会,许多企业提前列好了“买买买”的采购清单和预算。
11月6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首届全球进口领袖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宣布了阿里未来五年的“大进口计划”——阿里将集合数字经济体的力量,在未来五年实现全球2000亿美元的进口额。
“进博会提供了一个好的舞台和窗口,折射出全世界在向往中国消费市场,推动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对全球所有品牌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张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阿里巴巴将借本次进博会的东风,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做中国消费者和全球企业的桥梁,让更多全球商品触及中国的消费者,也将帮助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找到数字化发展方向。
京东集团同样收获颇丰。进博会期间,以京东集团为主体预计直接签约并采购近1000亿人民币的进口品牌商品。“进博会为电商平台提供了与全球品牌商合作的平台,通过实施原产地直采,减少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繁琐环节,减少层层加价行为,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让消费者以实惠的价格买到世界各地的高品质商品。”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向本报表示,京东将在进博会上与大量进口品牌进行深度交流、合作洽谈,进一步发挥京东作为进口品牌入华首选平台的作用。
不少企业表示,平时缺乏这么集中的机会,而进博会是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使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和众多供应商洽谈合作,效率非常高。来自复旦大学的进博会志愿者徐镇峰见证了众多企业家们在进博会上的收获:“他们满怀期待地走进场馆,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这正说明了进博会的成功。”
除了引进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学习新的制造工艺、新的运营理念,还有一些企业,把进博会当成了促进自身进步与发展的宝贵契机。
“进博会提供的机会太好了,进口商品的涌入能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升级,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北方国际集团天津进口商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说。
广东交易团组织了6023家企业参会,同样收获满满。“进口博览会是一个开放合作的国际性平台,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和采购世界最新的技术、先进装备和老百姓日益需求的高端消费品。”广东交易团代表马桦说,“广东将充分利用这一重大平台,助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消费者:“进博会就像一个百宝箱”
进博会主会场“四叶草”内,交易额和订单数每天都在刷新,而在距离“四叶草”不远的上海虹桥自贸城,消费和交易同样火爆。
作为进博会“6+365”的展示展销平台,这里销售的商品品类涵盖了食品饮料、母婴用品、保健品、化妆品、肉类海鲜、日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等七大类。据报道,进口商品直销体验中心和新西兰商品中心的首日营业额就达到了10万余元,第二天更是突破了30万元,可以说是很好地承接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许多上海市民早早地体验到了一站式采购全球优质商品的便利,他们感叹“进博会带来了好多福利!”
对于没能去到进博会现场和不在上海的消费者来说,进博会同样释放了利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对民众来讲,进博会是提升中国民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大推动力,使民众成为“买全球”进程中的最大受益者。
“进博会就像一个百宝箱。在进博会上,众多北京企业购买了多种生活必需品和急需的境外高科技产品,不仅将进一步推动北京的产业升级,也能更好地满足首都老百姓的多层次消费需求。”北京交易团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表示,“不出国门,就能接触到这么多境外产品,我们明年还要参加进博会!”
确实,中国企业的购买力惊艳了世界,也将给国内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新款苹果手机、戴森卷发棒、阿玛尼口红……进博会后,越来越多的爆款进口商品将以更快的速度被装进国内消费者的购物车里。
“给进博会点赞!”家住福建省泉州市的黄珊瑚说,“以前购买一些海外小众商品只能靠代购,运送周期长不说,真假也得不到保障。现在看到几大电商平台在进博会期间签约了数不胜数的海外品牌,我们消费者特别开心。”
专 家:“进博会释放巨大机遇”
专家们看到了此次进博会的更大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赵红军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进博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释放了巨大的机遇。一方面,进口会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热点,在消费热点的带动下,不少地区与进口产品相关的场所、商店等会多起来;另一方面,有了具有相对优势的进口产品作为竞争对手,这种竞争可能是价格竞争,也是品质竞争,还是生产理念的竞争,这对于推动中国制造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会是难得的机遇。
赵红军说,更重要的是,进口和出口平衡发展,中国经济就会更加协调。进口打开了国外优质产品进入中国的通道,也使得全球的生产要素,包括技术、生产工艺甚至经营理念进入中国,这也展现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理念。
进博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在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教授石建勋看来,首届进博会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展销会,也是中国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伟大实践,打造了推动全球包容互惠发展的公共产品,体现了中国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