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是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40年,也是中国人与世界互动日益频繁的40年。
如果要为这40年中国人的行动轨迹织一张网,必然是线条越来越长、越来越细、越来越密。
改革开放怎样推动了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出国门?中国人与世界的交流如何繁盛起来?我们采访了三位“有故事”的中国人,听他们讲走出国门的经历。
■出国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时候无法想象国外,52岁第一次走出国门,发现出国旅行很方便,还想再去”
丁秋歌生于1966年,长在河南农村。在她年轻时,从没想过在2018年,52岁的自己能出国旅游。
毕竟,在她小时候,连北京上海也难以想象,能有北京、上海带回来的糖果就是奢侈的幸福了。“根本不能想象去国外,没概念也就不会想。”她说。
丁秋歌记得,第一次接触国外的概念是在公共露天电影院看印度和朝鲜电影,因为演员的服饰和发型与国内差异很大,便第一次对外国生出了朦胧的新奇感。但是当时信息匮乏,好奇也仅限于此。
长大后,丁秋歌进入当地一家公司工作,早年心中的好奇还在沉睡,公司已经成立了负责国际事务的联络办。“那会儿常听同事们讲国外的美食,其实也挺想去国外看看。”她说,自己心中是有几分暗想,但出国始终是遥远未知的代名词。
没想到的是,借着女儿到泰国普吉旅行结婚的契机,全家人竟然一起出国旅行,自己也真的第一次走出国门。“一切都很新鲜,景色非常美,还骑了大象,吃了各式各样的泰国菜。”丁秋歌对第一次出国旅行的感受非常深刻。
从想出国到真成行,这背后的推力既归功于更开放的下一代;也得益于更便利的出境游环境。
出国之前女儿小张曾担心过语言问题。“家里人都不会讲英语,我还准备了很多翻译的工具,但发现当地中国游客不少,许多商家也会讲中文。”小张说。
出境游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国人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2013年以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稳居世界第一位。1995年至2016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由0.05亿人次升至1.35亿人次,年均增长17.6%。2017年,因私出境居民1.36亿人次,占全部出境比重超过95%。
从跟团游到自驾游、自由行,中国人出国旅游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丁秋歌和女儿小张就是自己设计的行程,“我们到了当地是自己租车、自己租船出海,还专门请了当地导游做地陪。”小张说,以前中国人出国旅游单位组织或跟团的多,现在家庭出行和自由行多了起来,这也改变着中国游客的形象。
“原来现在出国这么方便,信息好查询,签证手续快,国外手机长途也好办。”丁秋歌第一次出国游体验很不错,现在,她正计划和同事再出国玩一次。
■出国去工作,中国人也挺行
——“刚开始外派有点儿怵,现在来来往往,觉得中国人一点都不差”
如果说旅游还只是中国人和世界的短暂邂逅,驻外工作则是一种深度交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市场。在中企“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批一批员工被派往海外工作。
生于1970年,现任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的张进(化名)是其中较早的一位。2001年,在国内已有7年工程师经验的张进被公司选派到阿联酋参与实施合同制的水工项目,就此开启了异国工作的生涯。
今天回想这一切,多少在意料之外。“以前想象力不够,从没有冒过要出国工作的想法。”张进说。1994年,张进从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毕业,顺理成章进入现公司工作,身边同学虽然有到外企的,但是极少数。彼时,国内基础建设蓬勃发展,空间巨大,张进并没有“妄想”过国外。但当公司的选派项目出来,他毫不犹豫地一定要出去看看。“那会儿还是想出去,在工地见识少,信息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能出去一趟,挺不容易的。”他说。
实际上,2001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节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只有少数企业走出国门,开办代表处或设立企业。2000年,中国提出“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82-2000年,我国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278亿美元;2002-2017年,这个数字是1.11万亿美元。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在外承揽业务的规模快速扩大。从这一年起,张进完成了第一个3年项目,随后又在2007年继续驻阿联酋3年,此后也在中阿之间多次往返,今年5月至今,他又在阿联酋短驻。这一路走来,他见证了中国人往外走得越来越多,中国元素在当地影响力也日益提升。
张进记得,第一次到阿联酋,他是从北京经乌鲁木齐转机才抵达迪拜,航班班次不多;而今天,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广州等多个城市都开通直达航班。刚到阿布扎比市,中餐厅寥寥无几,而现在很容易就能找到。早年在阿联酋的中国企业以建筑和纺织行业居多,而现在华为、OPPO的手机在商场里随处可见,做油品投资等各种买卖的中国人也多了起来。
这些细节改变着异国生活的感知,而更让不少中国人欣慰的,是官方政策的变化。2016年,中国公民持普通护照入境阿联酋实行落地签,今年初,中国与阿联酋又全面实现互免签证;同在2016年,中国和阿联酋实行两国驾驶证互认换领。“变化确实是看得见的。”张进说。
如今,更多中国人正像张进一样在驻外工作中丰富自身的经历,也丰富着中国人带给世界的印象。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1-8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的4309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740.9亿美元,同比增长7.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50.4亿美元,同比增长7.4%。仅对外劳务合作一项,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0.9万人,8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9.4万人。
“在外面还是感到自己多少代表中国人的形象。”张进说,“刚开始外派有点儿怵,现在来来往往,觉得中国人也挺行!”
■出国做志愿者,播下爱的种子
——“我们是第一批,身边人不理解不放心,而现在年轻人有无限选择,时代创造了机会”
当然,也有中国人选择了一种更温情的方式向世界问好。
曾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现任看准科技集团副总裁的冯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那是2002年,从复旦大学毕业的冯艾作为背包客在西藏和尼泊尔一路走了40多天,行经一个尼泊尔小村庄的时候,竟然有小朋友用中文对她说“你好”。在村里的一间小屋,她看到一块木板上写满了各种语言,其中一句是用中文写的——“你好,让世界充满爱”。
要知道,那个时候,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远不是现在的水平,还存在不少偏见和误解。而这个偏僻村庄有关中国的善意,正是志愿者留下的。25岁的冯艾萌生了一个想法,“到海外去,做国际志愿者。既帮助当地有需要的人,也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的年轻人。”
3年之后的2005年,中国政府派出首批赴非志愿者,冯艾成为其中一名,赴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中文。
当时,志愿服务在国内才刚刚启蒙,加上要远赴非洲,身边人既不理解,也不放心。是不是危险、有没有疫情、能不能融入当地环境,都是未知。
“大夜里下了飞机,志愿者们就散开去往各志愿地了,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冯艾说。不过有趣的是,第二天大家又会在走街串巷的时候碰到。非洲的志愿工作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的,仿佛隐喻着之后的种种奇遇。
比如,当地人对中国人其实既友好又好奇。走在马路上,出租车司机会摇下车窗冲冯艾打个招呼:“Hi,China!”(汉译为你好,中国);再比如,当地人刚见到冯艾,都以为这个中国人会功夫,出门相遇竟然会行抱拳礼。幽默之后,冯艾会解释,中国功夫是用来强身健体而不是伤人的。
彼时,中非交流逐渐升温,商务往来日益频繁,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来到非洲,冯艾的志愿工作也不断拓展着边界。半年服务期满之后,冯艾成为唯一一名将服务期延长至一年的志愿者。这期间,她既行走在企业的项目基地上,也穿梭在意大利、土耳其、韩国等不同国家驻埃使馆之间,将志愿者的语言和服务优势发挥到极致。
在非洲做志愿者的日子里,冯艾总不忘在口袋里放一些橡皮、铅笔和棒棒糖,行经不知名的小村庄,她一定要走进去看一看。“说不定我就是第一个走进村子的外国人,而这个外国人是中国人,小朋友们还会记得这个中国人带了糖、给他们讲故事、带他们做游戏。志愿者的工作,就是播下爱和善意的种子。”
“我们是第一批,大家也是在探索该怎么干,对方国家需要什么。”冯艾说,第一批是中文、农业、体育、中医、信息化等领域共12名志愿者,到第二年就有了50多位,志愿项目也长期化、固定化。
到今天,出国做志愿者再也不是稀奇事,而是许多年轻人自然的选择。“改革开放于个人,就是创造更多机会,让年轻人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冯艾说。这种主动的选择,曾赋予了冯艾国际眼光和责任感,她也很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正拓展志愿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与世界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