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当初“中签”北马,单今略仍激动不已。作为一名从今年才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新手,能够获得参加北京马拉松的机会,并非易事。9月16日这天,数万名像单今略这样的跑步爱好者以及专业运动员,汇聚北京,从天安门出发,奔向中国体育的地标之一——“鸟巢”和“水立方”。
自2015年取消半程马拉松以来,北京马拉松成为国内首个纯全马赛事。然而,赛事报名人数持续走高。今年,有111793名跑者报名参赛,“中签”堪比“中奖”。
而今,跨越历史与现实的42.195公里,已经成为无数跑友心中神圣的“国家马拉松”。38岁的北马,也在见证着更多中国人奔向幸福、跑向健康。
国际标准
20年前的1998年,北京马拉松首次开放大众选手报名,并增设了半程马拉松、10公里跑和迷你马拉松项目。“北马第一次面向普通跑者开放时,还需要单位工会等组织人参加。”回忆北马的历史,本届北马跑者、媒体人汪涌说。
20年后,北京马拉松已成为10万人竞逐的金牌赛事,选手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根据北马组委会统计,今年全部报名选手中,有过全马完赛经历的A类选手约占68%,中签率约为36.5%;拥有半马完赛经历的B类选手约占32%,中签率约为10.4%。如今,北京马拉松的参赛名额开始更多地向高水平跑者倾斜,比赛的专业性与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从国内首批国际田联“金标”赛事,到首个纯全马赛事,北京马拉松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马拉松”。无论是在赛事组织和服务、选手体验等方面,都成为具备国际化标准的精品赛事,对国内其他马拉松赛事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楠说,每当开赛前国歌响起,3万人齐声高唱的场景让人热泪盈眶,站在天安门广场,跑过长安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从心理情感价值层面,北京马拉松已成为跑者心神向往的荣誉殿堂。
创新发展
在今年的北马比赛中,来自北京大学民航总医院的王昆在奔跑中遇到了一位躺在地上的跑者。经过问诊,王昆发现这名跑者出现了左腿肌肉痉挛的症状。作为医师跑者,王昆迅速对跑者进行拉伸,并招呼身边的志愿者从补给站带来运动饮料。
一个成熟的马拉松离不开多方的参与。从充分的赛道服务,到及时的医疗急救,北马都以高标准来筹备和实施。今年,有7300名志愿者服务于北马,成为国内马拉松赛事之最。为了创建专业的志愿服务团队,北马还推出了“志愿+”服务体系,创建北马志愿大家庭,让所有志愿者能长期和北京马拉松保持紧密联系。
在赛事的安全与专业性方面,北马也在引领创新。近年来,在多地的马拉松赛场上出现了替跑、蹭跑等现象,极大影响了赛事的公正和公平。去年,北京马拉松也曾出现多人使用同一张号码“套牌”参赛的事件。为此,今年的北马首次采用防作弊手环,作为检录、参赛凭证,直至完赛后才可取下,有效降低了替跑、蹭跑和“套牌”的可能性。
如今,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北京马拉松正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成熟。从细节的完善与创新的举措中,人们看到了“国家马拉松”和“金标”赛事的自省与自觉。
链接
随着马拉松赛事的井喷,中国的马拉松赛事正在进入增量与提质并举的时刻。
去年,全国各地共举办马拉松比赛1102场,涵盖31个省,234个城市。与此同时,今年7月,广州马拉松、杭州马拉松、深圳马拉松获得国际田联的认证。至此,我国大陆地区已经拥有国际田联认证的8个金标和4个银标马拉松赛事。
赛事的升级,也带动了马拉松产业的成长。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马拉松参与人数达到近500万人次,年度产业总规模达70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0%。
北马大事记
1981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成为经国际田联批准、由中国田径协会举办的我国首个城市马拉松赛事。首届北马共有86名选手报名参赛。
1989年,首次设立女子全程马拉松项目,有19名女选手参加,前十名中有6位中国选手,最好成绩为2小时31分32秒。
1990年,中国选手黎叶梅以2小时32分14秒的成绩摘得女子组冠军,这也是北马10年来第一次有中国选手赢得冠军。
1994年,中国选手大爆发,男子方面,胡刚军以2小时10分56秒夺得冠军,女子方面则有王军霞夺冠。
1998年,开放大众选手报名,增设了半程马拉松、10公里跑和迷你马拉松项目,参赛人数超过了万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让全民健身形成热潮。随着北京马拉松运作日益成熟,在国内外影响力与日俱增,赛事经国际田联批准正式获得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称号,加上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称号,北马成为“双金”赛事。
2010年,“三十而立”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正式与国际接轨,更名为“北京马拉松”,并设计了全新的识别体系。
2013年,为所有参加全程马拉松的选手提供感应计时服务,实现了净计时。埃塞俄比亚的男子运动员托拉·沃尔德格贝里尔以2小时7分16秒的成绩打破了尘封27年的赛会纪录。
2014年,首次增加选手“预报名”环节,从此进入“抽签时代”。
2015年,取消半程马拉松项目,仅设全程马拉松,成为国内首个纯全马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