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8月29日 星期三

让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基层(代表走笔)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29日   第 11 版)

  张武昌绘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中共十九大报告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

  文艺从人民中来,必须回到人民中去。每一场惠民演出,每一次文艺志愿服务,我都能从父老乡亲期盼的目光、热烈的掌声、喜悦的笑容中,感受到基层文艺工作的意义,获得强大的动力。同时,也从他们火热鲜活的劳动生活中汲取到丰沛的创作养分。要呈现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就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踏浪时代潮头,体悟生活本质,体察人民忧欢。同时,文艺工作者也必须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提供给人力量、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要以真挚的情感和新鲜活泼的语言,弘扬时代精神,讲好身边故事,让人们看到真善美,看到光明和希望。

  扎根现实,捧出精品力作。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文艺创作的好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党中央领导下,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积极健康的文学批评净化了文学创作的空气;天高海阔,气象万千,新时代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题材。以我工作和生活的贺州来说,她日新月异的面貌,让人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她在建设中求真务实的探索和努力拼搏的实践,她的人民在劳动致富中创造的生动故事,也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为什么近年来贺州原创文艺作品《股份农民》《歌堂夜》《起航》等能够获得普遍好评?就是因为,这些创作取材于现实,能让人在艺术呈现中体悟生活真实,感应时代脉搏,获得情感共鸣和精神力量。也只有扎根现实,坚持把对真善美的歌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作为文艺创作不变的主题,才能捧出精品力作。

  德艺双馨应该成为每一位基层文艺工作者毕生不变的追求。尽管不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能成为名家大师,但坚持以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为道德规范,积极投身文艺志愿服务行动和文艺惠民活动,服务人民,奉献基层,是每位文艺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正如中共十九大报告所要求的,一定要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基层文艺工作者很平凡,也许穷其一生也难以成就伟大的作品,但千万个平凡的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会汇聚成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让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基层。让我们坚持传承与创新,坚持艺术理想和创作追求,用饱满的激情和坚实的创作,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

  (作者杨剑华,中共十九大代表。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曾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提名奖等。本报记者李纵整理)

让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基层(代表走笔)
二手票务平台靠不靠谱?
黄山秋游迎高峰(焦点瞬间)
大数据让微腐败难行
智慧城市有了整体解决方案
责编:王俊岭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