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

信件锐减 台湾邮筒玩“变身”

本报记者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24日   第 11 版)

  图为台北市中山区复华里的“弯腰邮筒”。
  柴逸扉摄

  图为台湾中华邮政推出的“O2O邮购站”。
  (资料图片)

  图为澎湖双心石沪的爱心邮筒。
  (资料图片)

  图为新北市万里区的螃蟹邮筒。
  (资料图片)

  “以前邮递员出门一趟可以装四五大袋的信件回邮局,现在一趟收的信件,单手一把抓就够了。有些偏远地区的邮筒,一个星期只有一封信。”谈及信件数量的减少,台湾中华邮政工会理事长郑光明表示,这些年随着手机、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大家很少写信,邮局收寄的信件量大幅下滑。

  为了避免浪费人力、提升服务效率,台湾中华邮政一方面授权各县市裁撤使用率低的邮筒,同时推动邮政作业流程、邮筒属性的转型,让“网红邮筒”、智慧邮政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从扛布袋到一手拿

  过去收信扛麻袋,现在只需一手抓。今昔对照下,台湾邮递员们的工作状态落差相当大。

  根据台“交通部”统计,台湾地区函件量在2000年时为30.8亿件,达历史最高峰。此后数值便开始下跌。2006年至2014年,函件量维持在26至27亿件,但到了2017年,函件量只剩23.5亿件,18年间减少了近1/4。

  虽然各县市城区的邮筒还保持一定的寄件量,但越往偏远地区,信件减少幅度越大。

  出于节省人力的考量,台湾各县市根据实际情况,裁撤使用率低的邮筒。例如台南邮局表示,有的邮筒经常一个月只有两三封信,甚至有时候没有信,因此当地将裁撤133个使用率低的邮筒;基隆邮局管辖的偏乡地区邮筒经常收不到信件,今年7月当地已裁撤23个邮筒;花莲县前不久也在21个邮筒前贴出公告,告知民众这些邮筒今年8月1日起被裁撤……

  看到这些即将消失的邮筒,许多年长者都表达了伤感之意。在他们看来,手写信才是“有温度的沟通”,透过邮筒传递思念与祝福是大家共同的记忆。在花莲邮局服务了几十年的陈姓员工说,早年通讯不发达,邮件担负着情感与信息交流的任务。曾有一位年轻人每天写情书给女友,未料信写得太勤,女友和邮递员频繁接触,最终结缘。但在邮筒减少的今天,这样的故事只能是传说了。

  邮筒转型成“网红”

  邮筒数量逐渐减少,但最终会消失吗?对此,花莲邮局局长郭信炎表示,未来邮筒依然还会存在,不过需要善加利用。特别是一些地区所打造的特色邮筒,让邮筒从单纯投放信件的载体转变为一个特色景点,甚至成为“网红”。

  例如花莲港区亲水游憩区内的幸福青鸟邮筒是全台唯一的滨海蛇纹石邮筒,邮筒上方雕刻着一只海鸥,仿佛正欲展翅翱翔,与海景融为一体。迄今为止,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在此拍照“打卡”,并投递明信片。新北市万里区以蟹闻名,当地为带动观光产业,邮局特地设置了螃蟹邮筒,既引导更多游客前往龟吼渔港品蟹,也让邮筒自身成为景点,吸引大家拍照、投递明信片。

  此外,澎湖双心石沪的爱心邮筒、金门的战地迷彩彩绘邮筒、台东的天使邮筒……它们各具特点,并与在地的自然人文景观相融合,很受游客青睐。

  除了人为打造的特色邮筒,有的邮筒也曾因意外情况而“走红”。台北市中山区复华里龙江路104号的两个邮筒原本很普通,却因为在一次台风中被楼上的招牌砸歪,成为“弯腰邮筒”。随后,岛内游客络绎不绝前来排队拍照,高峰期甚至要等上半个小时。

  智慧邮政更便捷

  在推广特色邮筒的同时,台湾中华邮政也有意提高邮政系统的智慧化程度,让服务变得方便快捷,贴合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近日,台湾中华邮政董事长魏健宏透露,今后邮递员收发信件将配备带有GPS功能的平板电脑。通过平板电脑,邮递员们可以实时掌握收发函件、包裹的位置与路线,并为用户提供信件签收、移动支付等服务。

  另外,台湾中华邮政还设立了“数字邮局”,由智能机器人驻点,提供业务导览与互动服务,并配置互动电视造型墙、电脑及iPad等,为民众提供在线取号、预填表单、开户等预约服务。针对网络购物的兴起,台湾中华邮政推出的“O2O邮购站”整合了实体邮局、邮政商城与网购中心销售渠道,让消费者可以在邮购站体验使用商品、听机器人介绍商品、通过显示屏选购商品等,并最终通过邮政物流取得商品。

台湾民宿的新疆版本
信件锐减 台湾邮筒玩“变身”
西九龙站将成香港旅游文化新地标
香港大排档:平民美食 地道港味
行摄香港
责编:柴逸扉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