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差异令初到国外的中老年华人不甚适应,纠纷时有发生,执拗的性格、格格不入的行为,在困扰自己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麻烦。帮助并推动老年华人融入海外新生活,不仅需要他们自身调整,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用心引导。
老人惹祸很揪心
出于陪读、探亲等方面的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华人开始踏出国门,旅居海外,但与此同时,中老年华人在海外发生纠纷的案例也多了起来。
2013年,华人大妈在纽约跳舞时,遭到居民报警并将带头者铐起。据报道,警方列出华人大妈被控罪的理由是“在公园内没理由的制造噪音”。华人大妈为此喊冤。但依照当地法规,公园在早8点前就是不能吵嚷、不能放音乐,这是基本法规,需要人人遵守。
2014年纽约84岁华裔老人黄敬存在曼哈顿百老汇大道步行穿越96街时,疑因闯红灯加上语言不通,与拦截开罚单的警察发生肢体冲突。该事件被《纽约邮报》登载为头版头条,迅即引起美国媒体及当地华文媒体关注,在国内也引发大量关注。
见诸报端的纠纷,与执法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的情况,既给当事人带来了不便,也让外界对老年华人这一群体留下了比较复杂的印象。
适应困难挺闹心
老年华人在海外引起纠纷,并非其无端任性。
“中老年人移居海外最普遍的障碍还是语言。”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表示,错过了语言学习最佳年龄的老年华人,外语提高比较慢。而由于语言不通,与执法人员沟通的时候就可能发生误解。
对侨居国的文化、法规、风俗等了解不够也是老人“任性”的常见原因。暨南大学华人华侨研究院教授张应龙就认为,到海外的中国老人来源复杂,素质不一样,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基本已经定型,在海外容易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行事,“当然,他们会得到家人的劝告,通过调整自己来适应海外生活,但在没有家人陪伴或不顺心时,原来的习惯和情绪还是会控制不住地表现出来”。
如案例中提及的华人父母在与执法人员的冲突中出现推搡、持械自卫等举动,在李斧看来就稍有不妥,“在美国的一条重要生活常识就是不要与执法人员在现场和执法过程中发生冲突,真有委屈要到法庭上解决,或求助律师,至少也要到警局解决”。李斧提醒,现场冲突往往造成极端后果,这一点,即使较有身份地位的美国人也会谨记恪守。
美籍华人、企业家林德宪回忆起刚到纽约时,“老华侨亲戚就告诫几件事,一是学习美国社会的规章制度;二是每个人都有私人空间权利,不管在什么场合碰到撞到,不管是谁碰到谁,都要说对不起;三是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可问这问那,除非他自己讲。”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老年华人在海外“闯祸惹事儿”的情况时有出现,但大多数中老年华人还是谨小慎微、恪守法纪的。“以上例子虽时有发生,但我不认为具有普遍性”。李斧补充道,即便如此,中老年华人适应困难的情况仍需要引起关注,此类案例也值得新移民引以为戒。
帮助融入需用心
如何帮助中老年华人更好地融入侨居国的新环境,减少乃至避免上述事件的出现?专家表示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用心引导。
解铃还须系铃人,“无论是什么原因,选择移居海外,就有义务学习当地语言。”李斧认为,只有语言进步,才有可能更好地帮助了解当地文化、法规、风俗。“参加当地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公益活动,都是了解当地社会的有效途径,参加家长会就是了解教育文化的好方式”。
而家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张应龙相信,“要使老人更好融入当地社会,最主要的是家里子女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多位专家也都提及社会应该搭建更多的平台,积极推动中老年华人适应海外生活。林德宪则呼吁祖(籍)国的政府部门和旅游公司都有必要在国人出国前举办针对性的礼仪培训、文化介绍课,“初始阶段,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这样才能避免尴尬”。
张应龙建议,当地华人社团可以组织活动,让老人有更多机会在一起交流分享海外生活经验,了解当地社会。侨务部门可以通过华助中心为老人提供有组织的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引导他们调整心态,适应当地的生活。
总的来看,上述现象反映出中老年华人面对海外迥异的文化习惯与生活方式表现出的“文化振荡”。面对这一融入困境,除了老人自身需要做出改变之外,中华民族守望互助的优良传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及此处,林德宪总是颇有感触。作为中美建交后首批赴美移民的一员,他表示:“从中国到陌生的另一个国度,那些最初的嘱咐可以说是老移民对新移民在面对中西文化交融冲突时的启蒙教育。幸好我有前辈的指导,并一直牢记遵循。”正是一代代海外华人传帮带的不懈努力,让初到异国的同乡顺利融入,并为沟通祖(籍)国和侨居国的关系作出贡献。
专家表示,虽然时代在变,但是这样的努力同样能在老年华人的教育和融入工作中助益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