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是这样说的:“中国最大的村是哪个村?答案是中关村。”
当然,如果论面积,中关村可能并不一定是最大的村,可这并不妨碍这里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大加称道的创新中心。如今,谁要说自己是中关村的“村里人”,那多半是一个带着自豪感的一个自称。
早在五六十年前,这里只是人烟稀少的庄稼地,直到1959年这里才设立了公安派出所,到1961年这里才成立了中关村街道办事处。
中关村的转机,来自于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先后搬入。一条狭窄的马路附近迅速崛起了八大学院,中科院的一批科研院所也先后在这里建成。大批高科技人才的入驻,不仅给这里带来了“学院路”这样的路名,更给这里积累下了不可多得的密集的人才资源,孕育了中关村独特的创新创业文化。
中关村的转机,来自于改革开放。国门初开的那个年代,不仅中国大地上涌动起风雷激荡的改革大潮,人们的思想也迎来了大解放。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中关村密集的科技人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为天下先的科技创新开拓者,他们推动产学研结合,将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展现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从陈春先“下海”开始,“两海”、“两通”(四通公司、信通公司、京海公司、科海公司)的诞生,无一不来自于科技创新能力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中关村的转机,更来自于永远创新、勇于自我涅槃的勇气。正是秉持着对创新的不懈追求,正是秉持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执着努力,正是秉持着对体制机制的大胆创新,中关村在实践中不断转型升级,努力朝着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方向前进。
于是,在四海市场、颐宾楼被拆除的尘土中,在海龙等电子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中,中关村告别了电子批发的卖场时代,开启了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历程。这里崛起了联想、百度、京东、小米、中芯国际、奇虎360、滴滴、美团、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寒武纪等高新技术企业2万余家,这里诞生了增材制造、大数据、纳米材料、生物芯片、量子通信等一系列站在世界创新前沿的自主研发科技应用。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中关村经济增长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新动能,中关村也成为创新领域的一个中国地标。
对于创新者而言,最难突破的,或许是自身的局限。
不过,在中关村,创新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之中。在一项项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中,在无数中外创新人才的孜孜探索中,在一大批高成长企业和创客的集聚比拼中,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新体系效能不断提高,中关村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事实上,中关村只是一个缩影。在中关村背后,是深圳南山、上海张江、武汉光谷等一批中国创业创新园区的强势崛起,更是整个中国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助推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不懈追求。
《中关村笔记》一书的作者宁肯感慨地说,有些曙光,你不走那么远是看不到的。
当下的中国,敢于创新的动力正不断积聚,善于创新的智慧正不断增强,从国家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都在乘着扩大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踏着创新的时代节奏,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