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和她不知不觉养成了共读的习惯。吃过晚饭,写完作业,我们捧读一本书。
是的,共读一本书。有时候是我读,她听;有时候是她读,我听;更多时候我们一起读,分段或者分角色,我们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到悲伤,感到快乐,有时不自觉地流下眼泪。
阅读是一件看似无用实际上意义深远的事,我和女儿的生活都因它变得丰富。二年级时,女儿能在作文中运用漂亮词汇,并试着写出自己的心声。真、善、美三个小精灵就藏在一本一本的书中,让我这个大人重新认识世界,让女儿在丰富营养里成长。
尽管孩子的作业越来越多,晚上属于共读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我们的习惯没有改变。在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安静下来,你一段我一段,读的人饱含深情,听的人津津有味。读完了,还要聊一聊天,因为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聊到满意,这才算过完一天。
那天是个周末,我们从图书馆借回一本书,晚上愉快地读起来。一小时过去了,我们竟然翻到最后一页。与女儿对视的一刻,我们都察觉到彼此对这本书的意犹未尽。于是,不管时已深夜,我们饶有兴趣地重读一遍。
有一次我问女儿:“今天太累了,咱们不读书了,行吗?”女儿歪着头认真地说:“正因为太累了,所以要读书啊。”听她一言,我犹如醍醐灌顶。读书不是任务,是最好的休闲方式,如同享受美味,跟填饱肚子截然不同。读书带给我们有趣多样的体验,让我们用善良宽容的目光看待一切,不但不累,反而是解乏良药。
我想借刘瑜《愿你慢慢长大》里的话送给女儿:孩子,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