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7月26日 星期四

卓筒老井 千年守望(行天下)

刘裕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7月26日   第 11 版)

  大英县“中国死海”景区
  来自网络

  卓筒井架
  来自网络

  由成都向东,沿着通往重庆的高速路行驶110公里,便到达了被称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的卓筒井诞生地——四川省大英县。

  走进大英县卓筒井镇,山峦延绵起伏、舒缓辽阔,新修的柏油马路蜿蜒盘旋,古老的卓筒井场渐行渐近。一弯弯绿色,渗透着历史的层次;一阵阵山风,回荡着历史的交响。

  这个古老井场,我已经无数次走进。一次次的行走,为的是拨开时间的尘霾,穿过交错的时空,用思想和灵魂去真切地感受和触摸那段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秘历史。

  为生存而冒险探索

  眼前的卓筒井架,默默地藏在川东丘陵之中,“身高”不足10米,井架和配套物完全由竹质和木材料构造而成。它瘦峋单薄的身躯,闪着古铜色一般的光亮,有如朴实的老农,在风雨阳光中坚韧地挺立。1000多年了,是它,卓筒小口深井,开了世界机械钻井之先河。

  中国的井盐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揭开中国井盐开发序幕的,是著名水利专家李冰。古蜀国从春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入蜀治水发现地下盐卤,打下蜀中第一口“广都盐井”,开始了取卤煎盐。至北宋庆历年间,人们开挖大口径盐井采取地下盐卤已经历时1000多年,而这时,由于盐卤的不断开采,水位不断下降,盐业产量日渐萎缩。

  而这时,四川长江县(现大英县)官府盐场为了多出盐,逼盐工深挖盐井,造成大口井塌方,卓家庄(现卓筒井镇)的盐工死伤惨重,幸存盐工逃回卓家庄。他们要生存,却买不起一天比一天价钱高涨的盐,便私下偷凿了碗口大、便于掩藏的小口盐井,这就是后来的卓筒井。

  在朝廷放宽盐政的时候,他们才开始了公开煎盐,把自己吃不完的盐卖给周边乡邻。卓筒井也在此时一举出名,在蜀中遂成燎原之势,这是中国井盐发展的第二阶段。

  站在现在尚能提取盐卤的这口保存完好的卓筒井前,看着它那不足15厘米直径的井口,看着套在井壁的被盐卤浸渍得黑亮的楠竹端口,你不得不佩服当年先人们的智慧。

  可以想象到的那些壮观的制盐场面,已经隐匿于历史的尘烟。眼前所见的盐场,仅有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而保护起来的一口卓筒井、一个晒盐架、一口大顺灶和几口石板镶砌的盐卤池、晒盐坝。幸好当地政府部门的保护意识强,这是最后一口还能提取盐卤的卓筒井,要是被毁灭,那将是全世界的遗憾。

  闪耀的乡民智慧

  古代的卓筒井镇一带,楠竹漫山遍野,像今天四川的川南长宁竹海,遮天蔽日。村庄傍山而建,村民临水而居。卓家庄北面山岭起伏,秀峰叠翠,丛林密布,古树参天。南面,棲江奔流,帆影重重。

  据《长江县志》记载,古时候的大英县境内,因为盐业的兴旺,这里盐茶古道畅通,陆路、水路各行其便。首口卓筒井的开创发明,为蜀中盐业复兴注入一线曙光。继而盐工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凿井、防渗等方面都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技术,而这都是盐工们从劳动中得来的智慧。

  沿着盐场周边寻觅探查,盐茶古道已然无存,但卓筒井还在。1521年(明正德年间),中国第一口油井在四川嘉州用钻凿盐井器具钻成;1840年,四川自流井地区钻成深达1200米的天然气井磨子井。虽然油井、天然气不是在卓筒井镇钻出,但使用的却是卓筒的井凿井技术。现代机械钻井正是从卓筒井钻井原理的衍生利用。

  现今在大英县境内还保留有41口卓筒井,分布在方圆6公里范围内。虽然已经停止了原始的盐业生产,但这里的盐卤开发利用并未中断,传承千年的盐水浴,被现代医学破译了古人养生、理疗的密码,开发了“中国死海”漂浮、冲浪、疗养、度假的康养产业。

  英国科学史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李约瑟博士在英国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撰述——

  今天在勘探油田时所用的这种钻探深井或凿洞的技术,肯定是中国人的发明,这种技术在汉代就已经在四川加以应用,不仅如此,他们长期以来所用的方法,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在利用蒸汽动力以前所应用的方法基本相同,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

  勃动的文化血脉

  昔日的井场,已是今天的“非遗”。一座硕大的汉白玉石坊,矗立在当年的山坡上。上面雕刻着几个大字: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英卓筒井》。这片盐场已经被保护起来。当年凿井的盐工们一定没有想到,他们创造了“非遗”。

  大英县人民政府为了抢救和保护世界工业文明的活化石“卓筒井”,还在卓筒井镇建了一座《卓筒井》博物馆,把凿井制盐的全部工具贴上标签,收藏于馆内。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是我国乃至世界人类钻探工业文明起步的重要佐证。

  走进博物馆,我在一根三米长的铁条面前凝视沉思了很久,在没有现代工艺生产的条件下,很难想象当年的铁匠是怎样用风箱火炉捶打出来的。他的名字叫做通条,是用来打通套井楠竹竹节的专用工具。展台上摆放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物件。我相信,每一样的背后,都有一个被发明的传奇故事,都是一项技术的革新,都为卓筒井存活至今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里是古时的盐业交易中心。随着卓筒井技术的逐渐完善成熟,井越凿越多,蜀中几近颓废的盐业起死回生,石马场一下子兴旺起来,各路商贾云集,在当时被人们誉为“小华阳”(成都)。

  后来,当地一个叫罗都复的上门女婿依托盐业经营发了家,在咸丰到同治(1851-1874)年间,历时23年修建了罗都复庄园。建筑设计奇特,集防御、教育、娱乐等各种场所于一园之中,是川中罕见民居精华建筑。可惜的是,这座建筑只留下眼前能见的支离破碎的遗址。但我们相信,历史的风雨抹不去它曾经因盐而兴的辉煌。

  卓筒井虽然只是中华文明浩瀚大海中一朵夺目的浪花,却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而卓筒井文化,一定会伴随着新时代中华文化振兴的铿锵步伐,以自己独有雄姿,傲然于世,光彩照人!

  (刘裕国,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主任,著有《心的呼唤》《剑出巴蜀》《通江水暖》《向往》等作品。)

卓筒老井 千年守望(行天下)
广灵巧娘变废为宝
华侨城深耕云南全域旅游
张家界旅游项目引关注
责编:刘发为 邮箱:rmrblyt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