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算起,中国已经走出去几代留学生。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各个年代的留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使命、境遇和体验,而我多年在国外,正好见证了这一群体的种种经历。在此,我通过几个时间节点,回顾一下留学生在不同年代所刻下的发展印迹。
国家公派 赴英留学
1978年9月,我作为国家公派生,前往英国伦敦。在飞机上,中国民航空姐问我需要什么饮料,我看着各种品牌、各种颜色的瓶瓶罐罐,竟不知要哪一种合适。因为我是第一次坐飞机,从未喝过饮料。
来到杜伦大学,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成回国服务。杜伦大学是一所学院制的百年名校,有十几位中国留学生。我们在校园里很“特别”,因为我们的着装是一水儿的黑灰色,那也是一个时代的特征。看到满眼皆是的立交桥、高速路、现代化建筑,看到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常常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中国需要多少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与英国比肩?!
自费留学 盲目出国
1989年12月,我到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教育处工作,最初的主要任务是与澳大利亚政府交涉,帮助倒闭自费语言学校的中国学生转学或者索赔。
当时,澳大利亚自费语言学校风生水起,有些学校缺乏必要的师资和教学设施,但为了追逐利益,设立的入学门槛很低,只需交足3个月学费就可获得学习签证。中国留学生特别是来自上海、北京和江浙一带的自费语言生,大潮般涌向澳大利亚。
他们大多抱着学习语言、谋求发展的初衷来到这块大陆,却缺乏必要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对澳大利亚历史文化及社会现状的基本了解。由于办学质量差、目的不纯等因素,致使不少语言学校倒闭,中国留学生失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悉尼最大的一所语言学校倒闭,致使800名中国学生梦断他国。
中国学子崭露头角
1997年9月,我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工作。
当时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已达5万人。中国留学生的身影在美国随处可见,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校区被戏称为“中国人学校”;杨伯翰大学化学系被称为“中国学生系”。
不少中国学子表现出色,成为学科带头人或走上院系领导岗位,参与到学校决策层或进入美国主流社会,推动着美国高校的中文项目,“学中文”热潮逐渐兴起。
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在美国的地位很高,影响力和辐射面很广。哈佛大学、宾州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杨伯翰大学等,纷纷邀请中国驻美大使和高级外交官到学校访问、演讲。这些访问、演讲,对中美教育往来起到了推进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在校中国学者的地位,促进了他们与校方和当地各界的交往。
展现中国学子风采
2006年7月,我被派驻美国休斯敦总领馆教育组工作。
此时,一批批撒播在美国的种子已经生根、开花、结果,展现出中国学子的风采,架起中美合作交流的平台,推动着中美关系的发展。正如时任驻美大使李肇星所言,“驻美大使不仅我一颗星,还有千千万万名中国留学生,他们汇成中美友好往来的银河系。”他们的身影遍布高校甚至是政界。他们亲诚惠容的精神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
与此同时,他们也学会用美国法律法规解决争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中国人的尊严和中华民族的形象,一旦遇到社会不公和不平,他们敢于说“不”,据理力争。
从人才流失到人才回归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19.49万人,学成回国人员达313.20万人。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60.84万人,回国人数达48万余人。
中国留学生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及中国的成功经验带到国外,融入当地社会;同时,也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回国内,推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大量留学生回归,成为“带头人”“掌门人”,以他们的学识、才智和创新创业精神,投身“两个一百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宝贵力量。派出渠道从单一的国家公派发展到以公派留学为引领、自费留学为主体的留学格局。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青年学子负笈海外、励志报国的40年,是中国教育学习、借鉴、赶超的40年,是从人才输出到人才回归的40年。
与此同时,这支源源不断的留学大军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输入了不竭的新鲜血液,拉近了中外教育、科技的距离,推动了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