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7月14日 星期六

突尼斯礼俗(礼仪漫谈)

马保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7月14日   第 05 版)

  撒哈拉联欢节上,人们在尽情跳舞。
  图片来源:搜狗图片

  交 际

  突尼斯人与外国朋友初次见面,一般是握手问候致意,称呼先生、夫人、女士或小姐。握手后,他们还要把右手放在胸口。见面时,他们一般是等外国朋友主动伸手后,才伸出手来相握。熟人之间相见,会握手、拥抱,并且会吻对方面颊,有时会反复3次亲吻。见面问候时间较长,问候内容广泛,称呼对方为兄弟、朋友。对年长者或有身份、有地位的客人,会毕恭毕敬站立一旁,右手握拳,高高举起,前后晃动,称呼对方大叔、大婶或者阁下,问候愈加恭敬。

  妇女习惯以点头微笑、弯腰鞠躬方式,向客人表示欢迎和敬意。现在比较开放的年轻女性,在社交场合也常常主动同男性客人打招呼,并主动伸手与男士们握手。社交场合,当面夸赞当地某女士长得漂亮,会令她高兴。与他们交往,赠送礼物最好是糖果、茶叶、布料、鲜花之类。

  待 客

  突尼斯一些地区的传统待客方式颇为新奇,有的会泼水,有的会献蛇。突尼斯南部一些地区,对第一次来访的贵宾,为了表示隆重欢迎和尊重,主人家男女老少,会簇拥客人到河边、溪畔、湖岸或者水塘旁,请客人洗脸、漱口,甚至主人会亲自以手捧水,浇到客人脸上,有时还会浇湿客人的衣服。客人若表现得非常高兴,乃至欣喜若狂,主人会非常满意。

  在斯佩米德人地区,将客人迎入厅堂后,主人会献上黑白两条小蛇,放进客人的衣袋里,以示友好、欢乐。之后,家人会端上一碗鲜骆驼奶,宾主轮流各喝几口,然后再请客人喝加糖的浓茶,需饮完3杯,才是做客之道。

  饮 食

  突尼斯人的主食有面包、大饼、大米饭等。正餐开始,先上一道用香料熬成的鱿鱼汤。贵客到来,会用烤全羊招待。

  突尼斯的特色美食丰富,如鱼杂烩、瓦罐羊肉、油炸蛋三角等,味道颇佳。被称为国菜的古斯古斯,用面粉、蔬菜、肉类或鱼做成,风味独特。正餐毕,会端上橄榄、椰枣、西瓜、香蕉、桃等水果和甜品。

  遵循穆斯林习惯,当地人不饮酒,传统饮料是薄荷茶、咖啡及果汁、矿泉水等。

  过去,突尼斯人进食是以手抓饭,现在除南部一些地区,大多已习惯使用西式餐具。

  服 饰

  突尼斯乡下有不少中、老年人穿传统阿拉伯袍装,女子外出还要戴面纱。在城镇,人们更喜欢穿西式服装。不论男女,日常大多喜欢穿牛仔裤,头上常常戴一顶红色高筒帽。据说,带穗的红帽子是他们的民族标配。女子有时会在西服外面,套上传统的长袍。

  联 欢

  12月是当地雨季,气候温和湿润,地处沙漠边缘的杜兹镇,每年都会举行以骆驼为主角的撒哈拉联欢节。联欢节上,手执长枪、身披盔甲的壮士,骑着骆驼威武行进,举刀向观众致意;人们载歌载舞,有的坐在骆驼背上的花轿里,再现当地人的结婚喜庆盛况,间或有骆驼叼瓶、喝橘汁等滑稽表演。

  最吸引人目光的有两个表演。一是骆驼赛跑。平时安详、略显迟钝骆驼们,竟然能疾跑如飞,时速可达60公里。二是骆驼格斗。当两头公驼碰到一起,便会疯狂地嘶吼、互相追逐打斗,一经交锋,互不相让,头撞头,脚踩脚,张口对咬,场面异常激烈。不过,为了不致伤残,即将胜负之前,主人便会把它们架开、牵走。入夜时分,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观赏阿拉伯舞蹈,品尝烤羊肉。热闹的联欢节,为当地吸引来大量外国游客。

  禁 忌

  当地人遵循伊斯兰教传统,禁食猪肉。忌用酒作礼品。进入清真寺,不可穿露背、短裤和高跟鞋等。

  忌与当地人过多谈论政治、宗教等话题,不得在政府或警察局门口照相。忌饭前提及公事。递接物品以右手为礼貌,忌用左手。初次见面即送礼,有行贿之嫌。不可对售货员说价格“太贵”。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

守护蒙内铁路的中国师傅(海外纪闻)
上海,我竟认不出你了(我看改革开放40年)
“火苗窜出来了”对吗(杜老师语文信箱)
突尼斯礼俗(礼仪漫谈)
责编:张燕萍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