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7月04日 星期三

庐山东门

风生水起海会镇

潘雨轩 彭慧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7月04日   第 12 版)

  庐山三叠泉
  陈斌摄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一生钟情庐山,曾五上庐山,并在五老峰下、三叠泉附近建书堂,创作诗40余首,让世人瞩目庐山三叠泉。

  前不久,笔者慕名前去探访庐山五老峰下的海会镇,领略“赣北旅游第一镇”的风采。自古以来,三叠泉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素有“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从庐山东门上山,峰回路转,只见山间落差达155米的三叠泉瀑布飞流直下、蔚为壮观,游客欢腾雀跃,大声呼喊:“三叠泉,我来了!”回声在峰林间久久回荡。“飞天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空碧。”元代的《水帘泉》,是历代诗人歌咏庐山三叠泉的一个侧影。气壮山河的三叠泉,其奇异之景随季节和雨水多少而变化,四季各有风情。

  海会镇党委书记雷振荣告诉我们:“海会镇地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东麓,境内和附近有三叠泉、碧龙潭、五老峰、白鹿洞书院、海会寺、李白草堂、观音桥、栖贤寺、太乙村、庐山军官训练团遗址等闻名中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近年来,依托庐山的品牌效应,海会镇精心运作,旅游主打品牌——三叠泉景区始终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去年游客接待量突破90余万人次。全镇旅游已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历史性转变,跃入‘全国特色小镇’行列。”

  文化寻根游、特色旅游、乡村旅游……海会镇抓住全国特色小镇建设这一难得机遇,全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采摘、休闲等多元化转变,全镇旅游综合收入连年超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超万元、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怎样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加速庐山旅游经济转型,逐步延长旅游产业链?海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永友说:“海会镇立足高起点规划建设,延长产业链,科学编制了《海会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旅游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有效拓展旅游空间。同时,海会镇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将白鹿洞书院——三叠泉——九江市区浔阳楼、锁江楼等景区连成线,统一宣传推介,受到广大游客好评。”此外,海会镇主动到广东、湖北、浙江、上海、安徽等省市进行宣传推介,并与上百家旅行社建立了紧密协作关系;还巧妙地推出了观冰瀑游等冬季旅游新项目,深受广大游客青睐。

  海会镇充分挖掘本镇资源,大力发展茶叶、油茶、苗木、水果基地,先后建设了10个千亩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引导产业基地发展垂钓采摘、休闲采风、土特餐饮等特色旅游产业。如今,年丰百果园的葡萄采摘为九江及周边地区市民所熟知,光明忆恋农业园、碧绿茶园成为知名的绘画采风基地和摄影采风基地,茶叶、油茶等旅游土特产品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打产品。

  在硬件建设方面,海会镇投资1.2亿元建成庐山东门项目,集购票、购物、餐饮、住宿、车辆换乘等服务功能于一体,提升了旅游服务水平,让游客玩的尽兴、吃的放心、住的安心。

非遗让旅游“有个性”(旅游漫笔)
旅游:为非遗注入新活力
慈孝“囡节”引客来
风生水起海会镇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