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最繁华的地带,藏着一座以“中国”命名的剧院——中国大戏院。这座拥有88年历史的建筑,毗邻人民广场和南京路步行街,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带有“中国”名称的历史性老剧场。6月22日晚,修缮一新的中国大戏院重新开业,并随即开启开幕演出季暨国际戏剧邀请展的大幕。
曾经盛况空前的京剧舞台
从人民广场步行不到10分钟,就可以走到位于牛庄路704号的中国大戏院。从外观上看,这座戏院依然体现着上世纪30年代上海建筑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中国大戏院始建于1930年,原名“三星舞台”,1944年更名“中国大戏院”。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与文明大舞台、天蟾舞台、共舞台,并称“上海四大京剧舞台”。
作为南北京剧名家非常青睐的京剧舞台之一,京剧名家厉慧良、马连良、梅兰芳、孟小冬、李玉茹、周信芳等都曾在中国大戏院献艺。20世纪40年代中期,梅兰芳、程砚秋、李少春、马连良等名角更是常常在此登台演出。这里见证过许多历史时刻,如马连良抱病演出、梅兰芳和梅葆玖父子首次同台、“冬皇”孟小冬告别“绝唱”等,一时盛况空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开始出现多元化。上世纪90年代,剧院因演出模式单一,一度陷入困境,此后剧院进行了第一次改建,引入电影放映功能,但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豪华影城的兴建,中国大戏院逐渐辉煌不再。
如何既保留原汁原味,又符合现代观众的需要?2012年10月,作为“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上海黄浦区委、区政府决定全面启动中国大戏院修缮改造项目。历经6年匠心打磨,这座拥有88年历史的老剧场,重新揭开帷幕。
造得漂亮,更要演得漂亮
为了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内一流的、以戏剧演出为主体的专业剧场,中国大戏院在建筑结构方面参照20世纪30年代初建时的设计,恢复3层观众厅的格局;保留外立面及主体结构,按历史原样恢复了外立面尖塔;在舞台前方新增升降乐池等。
在室内设计上,中国大戏院采用了“风格性修复”的思路:正门大厅的大理石地坪上镶嵌着半幅太阳花三星图案,与建筑双塔正立面图案上下呼应;而最为美轮美奂的当属剧场观众厅穹顶,中心错落有致的两层共32瓣花瓣组成了一朵盛开的莲花,在灯光的烘托下,高浮雕莲花纹光影透叠,层次分明而又工整细腻,无处不彰显“中国大”的戏院魅力。
经过整体改造后,中国大戏院配备了国际顶级的舞台灯光和音响设备。主体建筑面积达到5320平方米,拥有座位数878座。坐席与表演舞台非常贴近,便于演员与观众直接互动,适合各类音乐剧、歌舞剧及其他舞台剧演出。
“我们不仅要造得漂亮,更要演得漂亮。”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为民说,中国大戏院将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借助外力,市场运作”原则,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定位于以综合戏剧演出为主的中型专业剧场,与周边剧场形成错位竞争。
做既有演出又有作品的剧场
为了让世界戏剧走进中国大戏院,也为了让中国戏剧走向世界,中国大戏院将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着力打造一年3个演出季即“中国大戏院国际戏剧邀请展”“中国大戏院新人新剧邀请展”“中国大戏院创新戏曲邀请展”品牌,最终形成既有剧场演出又有作品出品的特色剧场。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大戏院特聘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田沁鑫作为艺术总监,负责中国大戏院开幕演出季暨国际戏剧邀请展以及今后3年3个演出季的剧目运营。聘请艺术家作为剧场的艺术总监,是艺术界流行做法,有利于通过艺术家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号召力整合资源,形成品牌。
以此次开幕演出季为例,田沁鑫邀请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波兰、立陶宛及中国等9个国家、超过20部以上的精彩剧目亮相国际戏剧邀请展,演出场次共计50余场,将从6月持续到9月底。
国外部分,可谓大师云集,包括美国普利策戏剧奖获奖作品《耻》、日本静冈县舞台艺术中心(SPAC)根据卡夫卡经典小说改编的《变形记》、纽约时报剧评人优选剧目《西方社会》等剧目,其中多部是亚洲首演或中国首秀。中国部分有话剧《花吃了那女孩》《山居》《澡堂》《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狂飙》《都市生存手册》,戏曲“余脉相传”王珮瑜京剧骨子老戏展演,以及舞蹈陶身体《4》《5》等。演出期间,同时还将有超过15场的演后谈、演前导赏、艺术课堂、表演工作坊等衍生活动。
“88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大戏院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积淀了珍贵的文化艺术的历史记忆。我们要谨慎地对待这份文化遗产和文化滋养,让有文化、有传承、有故事的中国大戏院,传承创新、继往开来,在新时代焕发光芒。”田沁鑫表示。中国大戏院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地、中国原创戏剧的孵化地、国内外精彩剧目汇聚地、青年戏剧人的实践地,是她未来3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