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6月25日 星期一

火爆出境游捧红翻译“神器”

人工智能翻译机前路漫漫

海外网 庞 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6月25日   第 08 版)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外国嘉宾体验翻译机。
  本报记者 孟祥麟摄

  出境游最怕啥?面对东京的日语菜单一脸蒙圈,漫步在巴黎街头想问路却开不了口,去韩国购物因语言不通而买错……这一系列语言障碍造成的尴尬,令满怀期待的出境畅游变得不那么畅快。近年来,随着出境自由行的火爆,人们对即时翻译的需求也日趋旺盛,人工智能翻译机随之变身为出境游的必备“神器”。科技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踏入智能翻译领域。市场如此炙手可热,人工智能翻译机前景到底如何?它是否会取代人工翻译?

  

  市场快速崛起

  据《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3亿人次,花费达1152.9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泰国、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然而,有调研显示:一直以来,语言不通是出境游人群最大的痛点。

  小韩是一名热爱旅游的“90后”,国内大小景点几乎全都玩遍了,可护照还是“白本”,不是因为别的,就是担心语言这关过不去,所以不敢踏出国门潇洒玩一次。

  前不久,小韩终于敢一个人出境旅游了。她借助新买的人工智能翻译机完成了日本7天自由行,“以前一提到出国玩儿就打退堂鼓,担心既不会说、又听不懂太尴尬,现在有机器帮忙翻译,我心里踏实多了。”

  此次日本之旅,小韩不仅轻松搞定道路路牌、餐馆菜单、超市购物等,还在旅途中认识了一些外国朋友。小韩说,“因为有机器翻译,除了日常对话,还可以聊一些当地风土人情的话题,这让我与当地人的交流更深入,还与兴趣相投的人成了朋友。”

  出境游的火爆,再加上人工智能翻译技术不断升级,一步步推动着国内智能翻译机市场的崛起。多方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出境游每年支出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仅翻译机的销售市场每年就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

  发展面临挑战

  人工智能翻译机市场前景看好,但也面临多重挑战。目前国内主流的人工智能翻译机中,大部分产品的价格普遍偏高,有的甚至超过中高端手机。笔者在京东和天猫商城平台上搜索“智能翻译机”发现:这些产品都是口袋大小,在外观上大同小异,能实现多语种间的互译,还能离线使用,它们的价格大多集中在600元-3000元间。

  出境游“神器”价格偏高,而大多数游客一年出国旅游不过两三次,这样的需求远不足以使人们花数百乃至数千元专门去购买。因此,线下使用频率过低成为人工智能翻译机的另一大挑战。有旅行社人士表示,对于一年只出游一两次的旅客,可能会更青睐租赁翻译机,在线旅游平台推出翻译机租赁服务,价格为几十元不等,最便宜的只需17元。

  价格贵?使用频次低?即便这样,仍可能有“土豪买家”愿意为“神器”买单。然而,词汇翻译不精确、语音合成生硬,则是人工智能翻译机在未来发展中的最大瓶颈。有人亲测了市面上的一些智能翻译机,发现机翻的水平很难尽如人意:比如机器将“金发(blond hair)”错翻译成了“希腊礼物”,比如生硬的语音合成让使用者在正式场合尴尬无比。这些问题都急需智能翻译机做进一步的人工优化或机器学习。

  实现错位竞争

  在智能时代,连艺术家都在担忧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更别提人工翻译了。事实上,在大多数涉外场景中,并不需要十分专业和精准的同声传译,比如日常的交流沟通;而且,人工的同声传译供给有限,确实无法满足当前巨大的市场需求。

  所以,人工智能翻译能否完全取代人工翻译?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取代人,而是要更好地帮助人类完成工作。机器翻译不仅不会抢人工翻译的“饭碗”,还能有效地进行补充。上海外国语学院高翻学院副院长吴刚认为,机器能够取代翻译中技能比较单一、对人的智慧需求比较少的部分,从而让人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从事更有创造力的活动。

  在未来,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在目标市场的分野上会逐渐明晰。“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将占据市场上不同的生态位,实现错位竞争。”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语言文学系副教授陈琦表示,在中低端翻译市场,机器翻译将占据主导地位,人工翻译则主要面向对翻译精度要求较严格的高端市场,比如文学、法律文件、医学资料等专业内容。

短视频不能“短”监管(网上中国)
人生若只如初见(海客游)
人工智能翻译机前路漫漫
营销领域的“网红”(互联网大咖秀)
责编:庞 晟 邮箱:pangshe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