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建设的千年大计已经走过第一年。当人们把目光投向这片热土,这里向世人呈现的不仅是白洋淀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悠久
雄安新区涵盖雄县、安新、容城三县,古为雄州、安州之地,不同朝代因辖区有异而名称多有变更。据《雄县乡土志》记载,后周时期始设雄州,取“雄”字之意,以北慑辽国。北宋时期,这里曾是宋、辽边境。为抵御辽兵入侵,北宋政府在白洋淀沿线的雄州、霸州、信安分设三关,广为屯兵,并对白洋淀进行治理,疏浚河渠,使河通淀、淀连河,建成“塘泺防线”。相传杨家将便镇守于此,这里至今仍流传着他们的传说。1374年雄州改为雄县,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元代时,安州在一度被废除后又复设,其原所领辖之渥城县改名新安县。此后明清两朝,新安县与安州之建制又多有演变更迭,至1913年废州改县,安州改名为安县,次年与新安县合并为安新县。容城县之名始于汉,“汉封降王有容氏于此,置容城县”。明初,容城被废除,辖地改隶雄县。1381年,容城县复设,沿袭至今。
虽各县建制沿革历代多有更迭,但悠久的历史文化脉络却从未间断,这片土地上涌现了诸多志士贤人。宋元之际,有五位兼具学术造诣与风骨气节的儒生杨九万、李益公、毛文伯、焦恂儒、胡炳南,被称为“燕山五丈夫”。此五人皆籍贯容城,由宋入元后,隐居易水林尖山讲道,避而不仕,遗风所及,影响深远,曾有“杨、李、毛、焦、胡,燕山五丈夫”之流传。
元代时,理学家、教育家刘因秉持治学为人的思想,在家乡开设学馆,传道授业,就学受教者多有成就。明嘉靖年间,谏臣杨继盛铁骨铮铮,不惧权贵,因弹劾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严嵩而遭陷害,以身赴死,留下“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报国,留作忠魂补”的诗句,流芳后世。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孙奇逢“内行笃修,负经世之学”,创立“夏峰学派”,与李颙(yóng)、黄宗羲并称三大儒。明末,魏忠贤把持朝政,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等以党祸被捕入狱,孙奇逢联合友人积极营救。面对魏忠贤诬陷左光斗贪赃巨款、严查其家属的险境,孙奇逢又与鹿正、新城张果中集士民醵金代为缴纳,终使被害身死的左光斗等得以骨骸还乡。其义行为世人所称道,被誉为“范阳三烈士”。刘因、杨继盛、孙奇逢三人都是容城人,节操风骨和学养文德一脉相承,后人赞誉为“容城三贤”。
革命文化深厚
雄安地区古有贤人义士,风骨长存,到了现代,又孕育出浓厚的革命文化,走出了一批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
全面抗战爆发后,安新、容城等地建立了多支地方革命武装,抗击侵华日军。蜚声遐迩的白洋淀“雁翎队”便是其一,因其队员枪插雁翎,船行排成“人”形,似大雁飞翔而得名。白洋淀河道纵横、航运发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英勇的“雁翎队”队员就是白洋淀地区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充分利用了熟悉环境的优势,以打猎的长枪为武器,以芦苇为屏障,如幽灵般出没在芦苇荡中伏击日伪军,打击日军的交通运输线,支援了冀中地区的抗日斗争。他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至今仍在白洋淀地区流传。
革命英雄的故事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优秀的素材。1945年,作家孙犁以白洋淀人民的抗日斗争为背景,创作完成了小说《荷花淀》。孙犁的写作风格清新、朴素、柔美、细腻,在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诗情画意中,歌颂了白洋淀人民乐观又不失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风貌。有人称其为“诗中的小说,小说中的诗”。作品发表后即在文艺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作家争相探索学习,并实践了他的写作技巧与风格,由此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荷花淀派”,作家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都是其中代表人物。此后,又涌现了许多以白洋淀地区的革命背景和英勇事迹为主题的文艺作品。1963年上映的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抗战时期白洋淀的张嘎由调皮莽撞的少年成长为八路军小侦察员的故事,后又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的形象很受观众欢迎,随着影视剧的热播,白洋淀八路军抗战的传说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
诞生于白洋淀地区的优秀革命文化陪伴和教育了几代人的成长。今天,当我们徜徉于雄安地区,瞻仰着雁翎队纪念馆等一系列革命遗址时,眼前不禁浮现出嘎子那调皮又不失机智、勇敢的面容,以及在白洋淀中操练的“雁翎队”队员和正准备投身抗日斗争的淀区农村女性的身影。
民间文化丰富
雄安地区的民间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源起于宋元、盛行于明清的雄县古乐是较为典型的北乐派系的民间鼓吹乐。它是农民闲暇之余进行演奏,以供休闲娱乐的一种音乐形式。雄县古乐流传数百年,时至今日,演奏曲目仍为古曲,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乐原有的风貌。2003年,雄州古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其他各种民间艺术形式也多有流行。据《安新县志》记载,清康雍乾时期,安新境内梅花调、木板大鼓、鱼鼓道情、弦子鼓等说唱艺术开始流行;嘉庆时期,安新县三台人张连魁始用竹板改唱快书,在河北永清一带活动,颇负盛名。
白洋淀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素有“华北明珠”之称。古时称“掘鲤淀”,西晋左思在《魏都赋》中描述其“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清康熙皇帝巡游至此,感叹其美景而作诗云:“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使白洋淀素有“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之美誉。淀区人们利用芦苇编织的炕席、苦垫席、囤席、包装席等苇席,颇受人们青睐。正如孙犁在《荷花淀》中所描述的,“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近些年来,一些民间艺人独具匠心,创作了苇编画,利用芦苇编织出精美绝伦的花鸟鱼虫、人文景观等工艺品,彰显了水乡特色风情。2009年,白洋淀芦苇画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洋淀的水网构筑了村落繁衍生息的生态环境,村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了许多诗歌作品来歌咏幸福生活,表达美好愿景,当地涌现出了一批渔民诗人。上世纪50年代初,王家寨李庄子李永鸿就开始创作大量民歌,1962年出版了《白洋淀渔歌》,可谓是淀区民歌的典型之作。
古往今来,雄安地区的历史文化在延续与发展创新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这种历史文化传统在承载当地人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追求的同时,也为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推动力。
(执笔人:郑清坡 赵雅鑫 吕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