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后,已是亿万身家的张恭运,依旧难忘那只烧鸡。
一身工装、自驾着车,豪迈集团这位董事长,在几个厂区间转悠。顺便卖了个关子,说一会儿“烧鸡的故事”。
张恭运是山东高密人,作家莫言的老乡。他比莫言小7岁,1962年出生的。多年后,莫言成了文学界世界冠军,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张恭运的豪迈集团,也成了多项工业产品的“隐形世界冠军”。
创业23年,从小作坊起步,豪迈年均50%速度增长,成为世界轮胎模具、气门芯两个行业世界冠军,拥有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GE、德国西门子等20多家世界500强客户,有极佳口碑。
如果说,莫言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文学的版图上,张恭运则是把高密安放在了世界高端制造的版图上。豪迈怎么做到的?靠产品,靠创新,靠制度?张恭运说,关键靠文化,先给你讲讲,烧鸡的故事吧。
烧鸡和雪糕
他清晰记得,那是1995年4月的一天。
后勤科一名员工,花14元买了一只烧鸡,回公司报销了17元。张恭运大怒。很快,这名员工被公司辞退。这就是豪迈发展史上著名的“烧鸡事件”。
仅仅因为3块钱,就被无条件辞退,这在员工中形成震动。那一年,美国热映《勇敢的心》。面对不诚信现象,需要勇敢。
“一只烧鸡可以虚报3元,假如让其负责10万元的买卖、100万元买卖,他又会怎样?这3元钱,价值虽小,但他意味着欺骗、意味着盗窃、意味着背叛!从做人的意义上讲,跟这样的人就没有合作空间了。”
孔子说得更简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场场诚信讨论、一起起事件之后,诚信观念在豪迈扎根。
11年后,2006年夏天。电加工车间主任,冒着一头汗,找张恭运说,天热,员工到办公楼下食堂买雪糕,耽误时间又麻烦,能否在车间设个冰柜?老张沉思片刻说,公司买个冰柜,搁在你们车间,旁边贴个价目表,员工自己放钱自己取。“咱们公司搞了这么多年诚信建设,还能有人不放钱就拿雪糕?”
一试行,反响良好。后来,又增设货架,放上包子、火腿肠、方便面等,慢慢演成了无人值守的诚信超市。
对内诚信,对外一样。采购不拿回扣,销售不拿提成,按期保质交货,货款到点到账,合作方特别踏实。
前几年,豪迈为无锡一家供货商,派了一名技术员培训员工。这家企业出于感谢,请他吃了顿饭。技术员盛情难却,饭后跑到书店,买了几套培训用专业书籍,送给培训对象。这种“慎独”,令供货商惊诧不已,竟在厂里挂起了“豪迈精神激励我们不断攀登”标语。
20多年,豪迈的诚信在高密家喻户晓。警察在公交上排查偷手机的扒手,当听说某乘客是豪迈员工,便免查放行了;员工在商店购买家具,因钱款不够,店家看身穿豪迈工作服,就欣然应允其先领货后付款。
2012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布,“诚信”占有重要一席。做人做企业,诚信为基。
你想,豪迈万余名员工,分布在千家万户,通过各自社会交往,将公司形成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精神面貌传播到社会,这多好。
摩托车和电褥子
豪迈创立那天,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正式施行。
大学里,张恭运读了蒋学模编的《政治经济学》课本。书中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都是劳动创造的,资本只有在劳动的作用下才能增值。劳动至上,在他心里扎了根。
公司第一年亏了18万元。1995年农历小年,张恭运和另一创始人,骑着全厂唯一的摩托车,裹着刚刚筹借的钱,挨家挨户给员工送工资和奖金。工人们看到冻得瑟瑟发抖的老张,站在自家门口时,关心的已不是发了多少钱,而是以后怎么把活干好。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多年来,公司一直流传着老板骑摩托车送钱的故事。
起初,员工宿舍没有取暖设施。一次,从胶南外聘的一名员工找到负责的副厂长说,天冷了,该给配电褥子了。这个副厂长听后,眼睛一瞪:“谁说要配电褥子,难道还要给你配个媳妇不成?”这名受辱员工愤而辞职。
出差回来的张恭运,听说了这事,二话没说,第二天骑摩托车去了这名员工家。“公司可以辞退员工,但任何人都没有伤害员工自尊的权利。”公司董事会,免去了这位经常挖苦员工的副厂长的职务。
老张说,豪迈办公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要让每一个人在这个群体里享有自尊、得到关爱。从“电褥子事件”起,“享自尊、得关爱”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
在豪迈,任何领导不能打骂侮辱下属。下属不许请上级吃饭,但上级可以请下属。高管没有专车、秘书,没有专用办公室。张恭运常年一身蓝色工装,说自己是个懒人,懒得想第二天穿啥。“师傅,您是哪个车间的?”有一回,公司组织旅游,一个新员工问这个董事长。讲起这个段子,他嘿嘿一笑。
老张说,企业健康成长的秘诀,是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只要人与人之间在企业内协调、融洽、高效地工作和学习着,企业就能健壮地成长,企业就有了自我调整和杀灭病毒的能力。
目前,豪迈形成了“工作着、学习着、进步着、创造着、收获着、快乐着”的文化。
凳子和磁铁
2015年5月,时任山东省省长郭树清,来豪迈调研,问了几个问题。
“豪迈的技术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自己研发的。”
“豪迈的人才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自己培养的。”
“世界高端客户怎么来的?”“他们自己找来的。”
张恭运并非自吹自擂。豪迈的技术、人才,主要靠自己。
初中毕业的王钦峰,是豪迈人才的代表。从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工,成长为填补国家多项技术空白的工程师,他被誉为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是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7年7月,王钦峰经过七天七夜的“连续作战”,在师傅的指导下终于完成了电火花机床的零件设计。当月,香港回归祖国。
图纸完成后,王钦峰又投入到机床的制作和测试中,12月,第一台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终于研发成功,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而此前的11月,三峡工程截流成功。
王钦峰和国家一样,那半年,干成了几件大事。
第二年,初生牛犊的王钦峰不管不顾,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试图攻关电火花防弧电路,许多人开始说风凉话。张恭运说,“今后任何人搞发明创新,失败了由公司负责,成功了给创新者授以重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
老张说,啥是创新,改善即创新,人人皆可创新。只要所从事的工作有所改善就是创新。多年后,国家层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邓辉18岁参加工作,干了19年钳工,2003年来到豪迈后,低门槛的创新观和创新氛围,激发了他的热情,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的创新火花被激活了,一年内他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实施革新项目50多项。很快成为公司技术能手,短短几年,他在工装和刀具方面就有了几十项重要革新成果。
2008年,他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劳动模范。那一年,北京奥运成功举办。
钳修车间的张光亮,对坐的凳子不满意,他利用下脚料制作了100个钳工专用工作小转凳;人工开关的恒温车间大门,给频繁进出的叉车司机带来很大麻烦,一位车间师傅提出改善建议,5天内设备科的孙新亮工程师,把门的开关结构进行改善,实现了自动感应开关,省时省力。拉架子车的老师傅,发现老是掉铁屑,容易扎伤轮胎,就在架子车上加装了“磁铁扫帚”。
张恭运说,对哪里不满意就改哪里,对自己不喜欢的地方用双手改造它,用智慧解决它。既幸福了自己和他人,还有奖励。
员工和股东
在豪迈,在仓库当保管员的、在厨房切菜的、在保卫处看门的,说不定都是身家千万的股东。当年的初中生、农民工王钦峰,现已成为公司第八大股东,股权价值近亿。
张恭运有个“合伙合作、人合资合”理念,钟情“人合”基础上的“资合”。无论什么岗位、什么学历、什么年龄,只要符合股东评价标准,就有成为公司股东的机会。
2000年,公司完成原始积累。当年6月25日,作出一个决定:每年吸收优秀骨干员工成为公司股东。新股东可用1万元购买公司1.5万元的净资产(无形资产不算钱),当年股东人数达46人,占员工总数 60%,优秀骨干员工持股的“合作合伙”机制正式确立。
2017年,800多名新股东从一万多名员工中脱颖而出。现在,公司股东人数达到员工总数16%。
2016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发布消息,国资委与财政部、证监会日前印发《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
目前,豪迈形成董事长占35%,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占65%的股权结构。改革深处是产权,产权深处是人性。要想解决好发展问题,必须先解决好产权问题。
当然,员工入股,有严格标准。成为股东,已成一种身份和价值标签,一是在公司体现工作能力,二是向父母证实自己,三是未婚青年谈婚论嫁的品行参考——“找豪迈股东谈恋爱可以免‘政审’”。
张恭运说,他想把企业办成让每一个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并奉献社会的理想平台。这个平台上,要逐渐形成三个共同体,即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精神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