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5月02日 星期三

我们怎样讲述“劳模”故事

张 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5月02日   第 07 版)

  无意中看到几年前拍摄上映的一部电影。片名叫《天上的菊美》,写的是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藏族基层干部菊美多吉平凡忙碌生活的故事。他是一名藏区的包村干部,干完这个村子的事,就被调到另外一个村子干事,干完了再被调走。他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一些帮老百姓解决各种困难的小事烦事杂事,却因过度劳累脑溢血平静地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3岁。

  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天上的菊美》情节平平淡淡,台词也不太讲究,却感人至深,让人看后久久不能平静,老在想菊美多吉这个人,心里惆怅得不行。这是我所看过的最好的劳模和先进人物题材的影片。这个题材我们写了好多年,作品不少,但在艺术上成功的并不多。经常是创作出来的作品,还不如真人真事动人感人。而《天上的菊美》的动人感人之处,想来想去,恰恰就在艺术上。

  下大力气塑造人物形象带来了影片的华彩夺目。菊美多吉不是传奇人物,也不是英雄,但他身上的一股精气神,一股政治责任与藏族人的冲动融化在一起的热情,构成了他独特的个性和生命律动。这个性格特征,被演员抓住、激活,并通过人物生活细节生动地把这种能量释放开来。群众的一分事,他会花十分的力气去办,一直办到群众满意为止。他每干完一件事,就撕掉原有的工作计划,然后再写新的工作计划。这种看似不规范行为,恰恰生动表现出一个藏族干部独有的可爱的工作方式和个性的文化形态。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两人感情很深,但不是城里人那样的方式,而是带着高原民族的风情和冲动,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力量。他没有时间去回忆他的工作。只有等他离开了人世,才有时间回味着对故乡的爱,对群众的爱,对家人的爱,才能从容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于是,我们分不清,他是离开了我们,还是一直还和我们在一起。影片把他身上这种能量和热情写足了,写透了,写出力量了,人物形象挺立起来。人物活了,故事也就跟着活了。

  好作品的创作有时很质朴,很单纯,但其间创作经验的含量却很丰足。塑造人物是根本,但学习体验真实的“劳模”更重要。写好“劳模”的秘密恐怕就在这里。《天上的菊美》这样的作品告诉我们,写劳模,写先进人物之所以困难,容易概念化、简单化,就在于我们还不知道怎样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他们是普通人,又不完全是普通人。我们写的是普通人,但又不能把他们当普通人写。必须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真正感受和体验到一种超出凡人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境界,才能表现出他们性格的本质。感受和体验到位了,真正和劳模的心灵沟通了,对话了,就自然知道怎样去表现了。写不好表现不出劳模性格,原因固然可能很多,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心还不通透,还没有和他们的心撞击出灵感,撞击出冲动。这方面《天上的菊美》还不算大制作,创作上的启示却不小。

  “劳模”是中国文艺创作独有的宝贵资源,凝聚在他们身上的时代精神,更是“中国故事”的灵魂。写好“劳模”不仅是中国文艺的责任担当,更是中国文艺创新所在。难度特别大,需要我们下大力气不懈努力探索。没准哪一天,这也会成为中国文艺面对世界的文化贡献。

周大新:爱和被爱都应该争取(作家近况)
我为秦岭作传(作家谈)
我们怎样讲述“劳模”故事
有智有趣好作家
责编:杨 鸥 邮箱:wenxueguanch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