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联合上海艾瑞咨询研究院及启德教育先后发布游学调研报告,通过调研数据勾勒游学行业的现状。日历再往回翻,在3月开幕的2018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英国、加拿大等留学大国带来了相比往年更多的游学项目,咨询者众多。无论从市场热度还是民众关注度,国际游学热持续升温都是事实。
被称作“行走中的课堂”的国际游学,“游”与“学”的实际配比一直是家长和孩子关注的核心问题,“游”多“学”少常常引发争议。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业内相关专家,推出国际游学下篇——
含“学”量是关键
启德教育集团学游事业部总监卢洁将目前市场上的国际游学产品分成4类:第一类是“游学类”,常以团组的形式出行,以“访校”为主要功能;第二类是“营地教育类”,内容以某所中学或大学的课程为主,教育属性比较高;第三类是“插班类”,即根据学生年龄插班入读国外院校的对应年级;第四类是“背景提升类”,针对的是具有明确留学规划的学生,旨在提升学生的申请软实力。
无论哪一类,其核心要素均在于“学”。但这里的学不仅指学习知识,还包括跨文化体验、不同的教育模式体验等。
家住北京的白女士,3年前通过一家游学机构,为孩子办理了暑期“游学类”项目,体验结果并不满意。“行程上列出的名校参观只是到此一游式的走马观花,时间也不充裕。两周下来,孩子所学非常有限,唯一的收获是去美国走过一遭。”白女士说。
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小陈也证实了白女士的感受。“去年暑假没回国,在学校呆着,常能看到领队举个旗子,后面有学生跟着,在校园里转一转,拍拍照就走了。本以为是旅游团,上前一问,才知道是游学团。”
白女士和小陈的感受,正是目前游学项目常被人吐槽的地方——名不副实,价格却比普通旅游高很多。
就此,相关留学专家表示,在国际游学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的同时,由于其准入门槛较低,众多机构纷纷涉足游学行业,个别机构甚至是一两个人就拉起一个摊子,不仅保证不了“有所学”,连安全性也值得担忧。
其实,关于“游”和“学”的比例,教育部在2014年7月发布的《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下称《指南》)就提出,境外研学旅行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计划的1/2。
但由于监管困难,选择适合孩子的游学产品,主要还是靠家长的“火眼金睛”。“家长要事先多做功课,不能只扮演交钱的角色。游学实际上还是教育的延伸,只是形式不同,家长的参与度要高些。”白女士说,“国外有些营地项目做得很成熟,如果有精力,家长可以直接联系。”
长时段角度来看“学”
新东方《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调研数据显示,按照2.55万元人民币的游学收费价格保守估计,2017年国际游学市场规模或在219亿元水平。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未来国际游学市场规模将逐年上升。
就此,相关教育专家认为,游学热与国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方式转变有密切关系。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国际游学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
如何从这种教育模式中受益以及如何看待从中得到的收获,每个人的理解不同,选择也不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从广义上来理解国际游学中的“学”,游学潜在的长期教育效果远高于其短期效果。
根据《启德学游年度调研报告》,小学生和初中生选择国际游学项目的预期目标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体验国外院校的教学方式、开阔视野及增长见识、锻炼独立自主能力和社交能力等。
高中生和本科生参加国际游学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学科专业学习及能力提升、收获项目证书、提升项目执行能力、获得导师推荐信、积累社区/公益服务经历和海外院校学分等。
这些目标中的大多数并非仅凭一次游学就可以实现,而需将其放在一个长时段的视野下衡量。现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薛放曾参加美国名校模拟联合国会议-宾夕法尼亚大学项目,短期游学影响了他的选择——从抗拒到美国读书到把去美国学习纳入未来的深造规划之中。
据卢洁介绍,根据目前的游学产品反馈,受中国学生欢迎的国际游学目的地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就此,相关业内专家表示,国际游学的核心在于跨文化的教育体验,也可以选择一些非热门的国家及院校进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