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4月26日 星期四

中国画及其美学精神(中国画继承与创新①)

□ 杨明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4月26日   第 07 版)

  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游春图
  展子虔

  芙蓉锦鸡图
  赵 佶

  开栏语

  作为中国传统的造型艺术之一,中国画在内容和创作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本版特开设“中国画传承与创新”栏目,解析中国画的起源、特征以及在当下的传承创新。

  

  中国画源远流长,它不仅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绘画艺术水平,也是东方艺术与中华美学精神重要表率。何谓中国画?中国画承载着怎样的美学精神?要解其中意,须知中国画的源始。

  教化旨趣:图志与礼仪

  自上古至秦汉,中国画开始诞生并逐步形成、定型。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绘画起源的传说和记载,以“河图洛书”与“仓颉造字、史皇作图”最为著名。传说虽无从稽考,却从侧面昭示着中华先民的造物智慧和“书画同源”美学命题的原生性。考古学成果表明,中华民族发源区域中的绘画,是绘在原始陶器表面或绘在地面、墙壁上的“彩陶”“地画”“壁画”作品,距今已有数千年,尤以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绘画最为典型。种类题材不乏鸟、虫、兽、人面纹样,其中鱼的题材最多,使得鱼纹成为中国原始绘画艺术的造型表率。

  实际上,中国绘画的诞生,最初是基于史实记录的需求,并在很长时段中与文字共同担负着图符记志的任务。因此,自诞生之初,绘画就受到特殊重视。譬如,上古时掌管图籍的官员被称为“司图”,汉语中至今仍将书籍泛称“图书”,足见影响深远。

  夏商周三代,绘画开始与工艺、礼仪紧密结合,宫室庙堂建筑和青铜器物表面到处充斥着各种固定纹样与装饰图案。《左传》载其时“铸鼎象物”以“使民知神奸”大行其道。

  春秋战国,诸侯纷乱、社会动荡,绘画随之分化和发展,“图”的功能逐步弱化,“礼仪”的标志日渐消解,“装饰”的意味渐渐呈现,初始的图录记志功能被日趋完备的文字取代,具备政教功能的纹样转向装饰意味的工美图案。画家及画作也分化为绘画与工艺两类,迈出绘画独立的步伐。例如,这一时期葬仪帛画《龙凤人物图》便在题材、观念、技法和造型上保留着这种分化转型的痕迹。

  秦汉一统,秦皇书同文、汉武尊儒术,绘画因消解了“图”与“礼仪”的功能,是“成教化、助人伦”的辅助手段,降为技艺匠作,在基本形式与使用功能上未能进一步发展,但已从装饰纹样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以画当真”、以实物为参照、以像为评判标准的绘画观念,诞生了汉画像石这一特有画种。此外,汉代宫廷还专设凌烟阁,陈设黄门画者所绘功臣肖像。相传汉元帝依据宫廷画师所绘肖像选妃,昭君出塞的故事中便出现了画工毛延寿等被处刑的情节。

  超越旨趣:传神与游观

  自汉末至隋朝,中国画在技巧、法式上渐渐完善,在画科样式上逐步确立,并逐步发展出自成一格的语汇体系和理论体系。

  汉末张衡、蔡邕、诸葛亮等都有善画记载传世。三国曹不兴的佛像画素有“曹衣出水”之誉,其高足卫协更被史家赞为“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号为“画圣”,名重一时。卫协的弟子、东晋画家顾恺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出“传神悟对”“迁想妙得”“凡画,人最难”,创“描”法、使“绘画”变成“描绘”,并在《画云台山记》等中明确标举“传神论”,把中国画在笔墨、造型、观念等方面彻底引向独立、引向对人的精神表达高度,被后世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

  顾恺之在笔法上的垦拓之于人物画乃至中国画的独立发展功莫大焉。其弟子陆探微、南朝齐梁画家张僧繇、盛唐画圣吴道子,均一脉相传地承继了他的绘画主张。陆探微有“陆得其骨”之誉,张僧繇有引书入画、“画龙点睛”“破壁而飞”的典故传世,吴道子有创“兰叶描”之功、并有“吴带当风”之誉。此外,中国画笔法更将“描”的笔法发展出“十八描”之多。基于此,后世画家才得以相继创出皴、擦、点、染、飞、白、烘、托等众多笔法,画论家才得以总结出“笔趣”“笔韵”“笔势”“笔意”等与笔法关联的审美范畴。

  南朝齐梁之际谢赫在《古画品录》中首次在品评27位画家画作基础上,提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的“六法”准则,树立了中国画的艺术标准,标志着中国画理论体系的确立。南朝末年姚最撰《续画品录》,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画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

  得益于魏晋南北朝名士寄情山水、抒发人生悲歌的精神追求,也得益于彼时的自然观和绘画技巧、观念的发展,中国画的重要门类之一山水画得以于此时肇端并渐次独立。彼时,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即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两篇山水画论,提出画家当寄情山水、表现心灵。此论对山水画乃至中国画的发展至关重要。隋展子虔《游春图》是迄今可见最早的中国山水画作品,实践着“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中国画美学旨趣。

  变革旨趣:独立与分化

  唐宋堪称中国画的全盛期。此时,中国画已完成对佛教艺术等外来绘画形式的融合,各类题材亦已无所不包,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画类皆成定局,技巧、题材、手法、装裱、收藏、流通乃至画论、画史等成就均臻于高峰,各种艺术语汇与造型方式极工尽巧,笔法、墨法亦非常完备。不仅在创作上形成“唐工宋巧”的整体风貌、使作品画面达到“致广大、尽精微”的效果,而且理论上相继出炉了唐人张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五代荆浩《笔法记》“六要”“思”“墨”“对镜作画”、宋人“三远”“三病”“三品”“皴”“写生”“求无人态”“善观”“胸有成竹”等。值得一提的是,王洽、苏轼、米芾、梁楷等开写意人物、写意山水先河,翻开了文人写意画的新篇章。

  自元至清,中国画的发展成就主要表现为文人画,强调对画家主体个性和绘画人文性的发掘。这一时期,中国画自身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画家主体分化为宫廷、文人、民间三类,阵营的相对稳固为中国画创出多元追求的可能;二是文人画家重文轻技、重视笔墨精神,极力推崇书画同源、以书入画,促成了书画在分流千年之后再次合流,将文人画推向新境界。数百年间,赵孟頫、“元四家”“明四家”“四僧四王”“扬州八怪”乃至“岭南派”“海派”渐次登台、各擅胜场,均于画法、精神诸途推动着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中国画持续前进。

  20世纪迄今,中国画更在社会巨变与中西交流的冲击、传统承继与现代转型的对撞、多元取法与消化融通的探索中迎来愈加深广的变革,逐步融入世界现代艺术之林。

  中国画在表现、特征、观念和体系四端,都有独造,承载着中华民族思维特有的慧心。表现上,它注重对时空的超越,多以笔墨印款为表现语汇;特征上,它尤重劝诫、比德、教化,并以传神、境生象外为宗;观念上,它既偏重“中和”,又关注自然,追崇“天人合一”;体系上,它则趋向于抽象、空灵、简淡、幽深的审美意趣,重文轻技。循此四端,沿波讨源,中国画及其所承载的东方艺术和中华美学精神,虽幽必显。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国画及其美学精神(中国画继承与创新①)
一览乌拉圭文化风貌
中外陶艺同台对话
国博举办“戴泽艺术展”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