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4月19日 星期四

何以吸引百万人次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展览落幕

□ 黄 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4月19日   第 07 版)

  我们的朋友和同志遍于全世界
  程十发

  4月15日,《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落下帷幕。展览于2017年10月28日开幕,共计对观众开放147天,接待观众逾110万人次,收到观众留言上万条,创造了中华艺术宫单一展览观众量最高的纪录。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初心”的萌生地。在漫长的岁月里,上海文艺工作者记录时代风云、抒发满腔情感,创作了一大批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作品,丰富了这座城市的红色底蕴。展览名虽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实则包含了四个“门”的意向——石库门、延安窑洞门、天安门和复兴之门,讲述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成长、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各个历史阶段。

  展览包含了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以及一部中国现代艺术史。依照这部艺术史的脉络,96件作品的创作者年纪跨越百岁,从19世纪90年代出生的颜文梁、刘海粟、吴湖帆,到1987年出生的年轻艺术家。作品既有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枪林弹雨中,也有以画老上海月份牌著称的谢之光在20世纪60年代反映生产盛况的《万吨水压机》、吴湖帆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还包括周补田受约刚刚完成的新作《牵挂》,是多年来历代上海艺术家美术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呈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所涌现出的各种艺术新样式、新探索、新潮流和新势力。

  专家认为,展览的成功,一方面在于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做法,来盘活已有的艺术库存;另一方面在于尊重艺术规律。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些前辈艺术名家在创作主题性作品时保持了非常鲜明的艺术个性,这使得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活力四射,能够真正打动人心。

金砖五国拓展艺术交融新境界
何以吸引百万人次
邓福星的画梅实践
乡音乡情画于心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