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发源于桂林兴安县的猫儿山,属于珠江水系,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约170公里,是桂林山水的精华。这个春天,我与读书会文友相约桂林,进行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
早上7点半,车子从桂林酒店出发,3小时后到达漓江杨堤停车场,再乘坐观光车到达杨堤码头。是日,细雨如针。群峰间雾气缭绕,千姿百态的石山苗条秀气,恍如通灵活物般向我走来。驻足杨堤码头,我眺望漓江夹岸独绝青山,比桂林市内更多了一分隐逸幽深之气。登上游船,朦胧山水尽收眼底。游船在杨堤景区按线路缓缓移动,仿佛生怕破坏了这一份宁静。望向远处竹筏,船影若幻,雨浪如烟。著名的“杨堤烟雨”,果真绝尘。
过了杨堤,扑入眼帘的山崖上斑纹奇特,轮廓色彩活像一条鲤鱼悬挂其间,这便是著名景观“鲤鱼挂壁”。
船在行,人在看。浪石奇观、神笔峰、鸡笼山、童子拜观音、八仙游江等景观在雾气中若隐若现。最有名的景点要属“九马画山”了,那是在兴坪溯江而上4公里的一座石山巨壁上,草木浓淡不一,斑驳有致,细细凝视可依稀辨认出群马形象,有的飞奔、有的睡卧、有的呼啸……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这里还有个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孙悟空在做“弼马温”时,玩忽职守,使神马逃脱下凡。神马来到漓江边饮水,被一画师撞见,结果神马受惊误入石壁,成为景观,山麓间还留存着“饮马泉”。清代阮元曾作“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可见,古代文人墨客对画山的钟情。过了九马画山,游船掉头往回走,天也渐渐放晴了,可雾气仍旧没有散尽,像用面纱遮着脸的绝色女子,羞涩间透着灵性与可爱。
见江上有村民在操控电动竹筏带领游客行进,便与文友讨论起漓江上的“鸬鹚捕鱼”。漓江两岸的村民世代以捕鱼为业,在有着青山倒影的水面上,渔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站在竹筏上撑着长蒿,旁边放着一个竹筐,竹筐上面搭着他圆锥形的鱼篓。得力的鸬鹚在一旁温顺地依偎着他。到了地点,他坐下来抽一袋旱烟解解乏,鸬鹚站在渔网边缘处看着渔夫鼻孔中溢出的阵阵白烟出神。时间仿佛都静止了。猛然间,鸬鹚潜入江中,像海底蛟龙般追赶鱼群,几无虚发。接着,渔夫张开渔网捕鱼,张出了一个石山的轮廓。如今,这种颇有地方特色的捕鱼方式已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或经商而变得寥寥无几,即便是有,多半也是村民们在岸上用训练好的鸬鹚配合游客拍照,只有极少数年纪大的渔夫在江中撒网捕鱼,还保持着原生态的传统打鱼方式。
回到酒店已是傍晚时分,我还没有从漓江山水带给我的震撼中走出。陈毅的那句“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我亦有同感,还未离开,心底就已盘算着何时再来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