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2015年出版的张佳玮译文白对照版《浮生六记》,如今销量已突破百万册。须知,这本书预期读者是文艺青年,而不是中小学生。火爆的销量后面,凸显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现实:成年人对古文的阅读能力在加速退化。
《浮生六记》是清朝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作者并不是大文人,只不过是以游幕经商为生的老百姓。他笔下写的大都是生活琐事,夫妻过从,游玩笔记,自然天成,妙趣横生,没有斧凿的痕迹。文章用词精炼,但还属于生活化的古文。
小时候,我看过《聊斋志异》的儿童版白话文。不算翻译,倒像是故事。看得人津津有味,时而兴奋,时而毛骨悚然,大呼过瘾。上了初中再翻开看,失望和扫兴弥漫了我的小心脏。我在书店里看到好多文白对照的《聊斋志异》版本,至今没有一个版本翻译的白话文令我满意。就《聊斋志异》而论,做些注解,引导人们阅读,才是上上之选。文言文再怎么翻译,都像是古董的仿制品,缺少原来精致和蕴藉的意味和神韵。
我对翻译的白话文,很有抵触情绪。再厉害的文学大家,也会把原文的那种气势和风骨糟蹋了。记得一位教授给北大中文系学生演讲时说:你们要读古文原著,和庄子对话,和屈原对话,和司马迁对话。这样,你才能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很多人已经很难静下心来读一本名著,更别说去读古人的作品。我们被手机、电脑上海量的垃圾信息所淹没;被乌七八糟的奇闻怪事、明星八卦所迷惑;被纯粹搞笑娱乐的段子和视频所吸引。渐渐地,我们丧失了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如同肠胃塞满了垃圾食品,却对五谷杂粮和有机蔬菜不屑一顾。
《论衡·谢短篇》云:“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当你从娱乐视频、明星八卦等文字垃圾里抬起头来,发现自己读不懂《三国演义》时,真该读点古文洗涤阅读的肠胃了。否则,你会成为一个古文的白痴,一个知识严重断层的古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