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3月23日 星期五

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

欧洲规模最大华文学校成长记(华校故事)

本报记者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3月23日   第 09 版)

  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课堂现场

  首届少儿春晚现场

  教师培训

  西班牙巴塞罗那郊区小镇的一家华人商店里,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校董麻卓民正在挑选商品,旁边一位老人略有心事地望向他。老人的孩子轻声介绍道:“这位先生便是麻卓民。”老人拉起麻卓民的手不放:“我的几个孙子、孙女都在你的学校读书,如果他们再不学中文,将来连青田都回不去了……”

  老人口中的青田,也是麻卓民的故乡。“让孩子们找到回家的路”正是麻卓民的创校初衷。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华文学校,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如今拥有5个校区,逾2800名学生及100多名老师。

  “让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日历翻回至1995年初,到西班牙巴塞罗那3年有余的麻卓民到老朋友汪秀民家拜访。“小女儿西班牙语很好,但是一个汉字都不认识。你是有文化的人,一定要想办法办个中文学校,教孩子们学中文,将来好让他们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老友的这番真情打动了麻卓民。

  当时,华侨华人在巴塞罗那逐渐站稳了脚跟,经济状况不错,希望孩子们学好中文是大家的共识。从麻卓民个人来说,1992年所开的餐馆效益也非常好,“有了经济基础之后,才有能力做其他事情”。

  那一年的冬天,麻卓民和一些侨胞在巴塞罗那创办了巴塞罗那华侨华人子弟学校。学生年龄差很大,一间教室内,从六七岁到十七八岁的学生都有。

  时隔多年,麻卓民写在学校纪念册扉页的那句话,在时光更迭中,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学中文的孩子们——“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这是祖先留给你的印记!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走过多少岁月……”

  2004年,为了学校更加规范化,麻卓民开始自己办学,巴塞罗那文化艺术学校应运而生。同年9月,学校首次招生,3个班,30多名学生,麻卓民中西双语俱佳的女儿麻蕊兮也成了学校的一名教师。

  来年,学校聘请了教学经验丰富的叶爱烈老师担任学校教务副校长,发展渐渐步入规范化的轨道,这一年也被看做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的分水岭。2007年,学校改名为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学生增长10倍,达300多名。

  从3岁小班到高中班

  从最初的学生混龄上课,到现在从3岁入学的中文小班至高中班的完备学制,麻卓民和任孔子文化学校校长的夫人陈绿亚的努力渐渐结出了丰硕果实。“有了经过当地政府批准的独立校舍,有了自己的‘中文等级考试标准’,有了实力较强的教研团队……”

  “学校持续发展的秘诀是什么?”

  “教学质量。”麻卓民答得很快。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我们对新老师的招聘非常严格,要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通过之后还需要‘上岗培训’,因为老师的口碑最重要。”高中班便是因学生“舍不得老师”而开设,“并不在原来的计划之内”。

  “当然,学校也要回馈老师。我们的课程设置是周末两天都上课,如果教学水平高的老师两天下来可以拿到不错的收入。”麻卓民认为,华文学校只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办得好华文教育。“当地有意愿教中文的老师都知道,孔子文化学校的门槛比较高,不容易进。”

  毋庸置疑,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已成西班牙的“华文名校”。这背后,是大家的点滴努力聚沙成塔。

  与常规的教学活动配套,学校还有许多创新之处:创设“读书”制度,每天上午上课前的30分钟是学生的“早朗读”时间;创办旨在刊登学生习作的刊物“青苗”;开设舞蹈、书法、国画、中华武术等特长班,以增进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编幼儿双语教材《你好 加拉》以及《古诗词选编100首》;2018年2月,凝聚了孔子文化学校和学生心血的“巴塞罗那首届少儿春晚”吸引了1500多名家长到场观看……

  “华文学校不仅仅是学习中文的场所,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地方 。”麻卓民说。

  “中文热”推动华校发展

  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的发展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2017年的一天,当地移民管理机构把麻卓民和陈绿亚请去,动员他们办更多的中文学校。“希望在10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这里仍然有许多华人能讲中文,希望巴塞罗那能保持多元文化。”移民管理机构负责人的想法,麻卓民也曾考虑过。“但办学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如果没把握办好新的学校,就先不办。”

  目前,孔子文化学校的5个校区,报名刚一开放就爆满。初办华文学校,麻卓民凭的是“情怀”,后来学校渐入轨道,成了西班牙的名校,这也是麻卓民办校之初没想到的。“学生越来越多,根本停不下来。”

  麻卓民现在最关心的是如何让现有的5个校区办得更好,实现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的目标。在办校过程中,他最大的感受是:“华文学校办得好,不仅仅是我们办学者个人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得益于祖(籍)国的快速发展。祖(籍)国的强大给新时代的海外华文教育带来了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

  “以前为什么学中文的人不多,今天却有那么多人学。因为学中文有用,直接和未来的就业挂钩。”麻卓民说。

  “会中文是在西班牙的华人和当地人竞争的最有利条件。”这是他送给孔子文化学校即将毕业的学生的话。

俄罗斯小伙:“中国也是家”
欧洲规模最大华文学校成长记(华校故事)
加勒比风情中的汉语教学
意大利白佐良图书馆落成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