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经很冷了。冬天苏州的西山,多少有了一点“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静谧之意。而这一份静谧的意境意趣,恰好配合和烘托了西山的另一个面貌,另一种情怀:西山的古村、古宅、古桥、古道、古庙、古埠、古墓、古石刻、古遗迹等等,由这一种独特的配合和烘托,它们呈现出更浓、更静、更深、更厚、更古朴的意味和气息。
有一个古村叫明月湾。只是,今天的明月湾不是“春花秋月”的明月湾,不是“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的明月湾,这是冬天里的明月湾。冬天的明月湾,别有一番滋味在眼前,上心头。
游人是有的,不多,也不少,恰恰好。既有鲜活的声响,又不至于过份喧哗,既给安静的古村带来外面世界的现代气息,又不是那么地莽撞和突兀。
我们走在明月湾的石板街上,我们经过村落里的一些老宅、旧宅,我们看到村落里的门楼、窄巷,我们站在一棵古树下面,我们停在一座祠堂前面,我们不但放慢脚步,连说话交谈都是轻轻的,好像怕惊动了什么。
那是什么呢?
那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生活,那是现代社会的另一个面目。
虽然在冬季,明月湾仍然如同一幅长轴画卷,全方位地、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了。
细细长长的老街上,除了少量的旅客,少有行人经过,一眼望过去,似乎是空的,是轻的,但是在这个空的和轻的里边,却是神秘的,是有力量的,隐藏着许多奇特的故事,掩饰了许多辉煌的往事。
且让我们踏进一座老宅去看一看。
大门口的台阶上,随意而又零散地坐着几位大妈和老太太。早晨的雾气散了,太阳出来了,她们在这里晒太阳,做着手工活,随便地说说话,或者为游人指点一二。说这里是一个景点,其实它更像是一个日常生活的普通场所,是明月湾老人们的一个聚集处,老人和老宅,都是一个“老”字,却让我们感觉到了新鲜,感受到了近切,让我们怦然心跳。
踏进黄氏宗祠,原本是想看看这座建于乾隆四十九年清代建筑的特色,结果第一眼就被大厅的几幅对联吸引了:
人居东晋风流后,家在西山湖水间;
心气和平事理通达,德性坚定品节详明;
守古老家风惟孝惟友,教后来恒业日读日耕。
被它们拖住了脚步,挪不开了,不想走了,细细地读了一遍,再读一遍,用手机拍下来,回家去、以后、再以后,都还会慢慢地品味——总共不到五十个字,已经概括出这个家族的许许多多,甚至一切的一切。
老宅之所在,做人之准则,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教,深厚文脉,
渊博知识,等等等等。
就几十个字,已经足够,已经让我们的内心沉甸甸、热乎乎,似乎已经可以满载而归了。
且慢,接下来走进宗祠里的村史馆里,我们再一次被征服了。
尽管今天我们已经无从考证明月湾的建村年代,但是感谢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他们的诗文,留到了今天,才让我们得以知晓,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明月湾就已闻名遐迩了。
先看看来过明月湾的几位唐朝诗人的来路:
刘长卿,公元706年生人;
释皎然,760年生人;
白居易,772年生人;
贾岛,779年生人;
皮日休,834年生人;
……
一千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世事变幻,诗人们却将从前的明月湾留给了后人,留给了我们。一千多年过去了,诗人笔下的明月湾今天犹存眼前。
“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
“湖山处处好掩留,最爱东湾北码头。”
这就是文化,这就是文化自信,这是值得我们骄傲自豪、一直传承至今的中华文化优良的美好的内涵。
走出明白湾村史馆,暂别那纸上的和墙上的历史,历史还在现实生活中鲜活地存在着,热烈地延续着呢。
我们继续沿着石板街往前走吧。太阳升高了,气温也高了些,暖和多了,整个村子都活泛起来了。在小街的拐角那儿,飘过来一阵香味。一位明月湾大叔,正在做油氽萝卜丝饼。大叔的女儿在帮着张罗生意,她戴着眼镜,文文静静,看上去是个学生,不知是高中,还是大学。我们没有和她交谈,只是猜想,在假期的时候,明月湾走出去的女儿回来了。
是的,今天的明月湾,与许多的老村子一样,年轻人越来越少,只剩下留守着的老人。
但是,年轻人会回来的,他们的心会牵记着家乡的,何况是明月湾这样的家乡。
其实又何止是明月湾的年轻人,即使是许多外来的年轻人,他们本来只是来走走,看看,当成一个一般的游客,当成一个一般的旅游之地。但是,当他们走过了明月湾,明月湾就在他们心里留下去了,不可磨灭了,也和他们自己的故乡一样,值得他们永远去怀念,常常去回忆。
因为明月湾,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呀。
它就是那么的简单而丰富,它就是那么的朴素而饱满。你在石板老街上这么随便地走着,忽然就多愁善感起来,忽然就心思细腻起来,一个粗糙的小竹篓,一捆杂乱的干柴火,都能够激荡起情感的涟渏。也许,这些年来,我们将这些普通而又朴素的情感丢失了,遗忘了。
于是,我们在明月湾流留忘返,我们在寻找我们远去了的童年呢。
童年的气味引领着我们,我们又进了另一个院子,是另一种院子,一个崭新的院子,是一个满是生活味道的院子,满院子挂满了腌制的鱼、肉、鸡、鸭,这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在明月湾,从童年的味道里钻进去又钻出来,钻出来又钻进去,终于,我们回到村口了。
村口有一棵千年古樟树。
在古樟树隔河的对岸,是一家茶室,里边热气腾腾地坐着一群来旅游的上海大妈,满屋子的沪方言,说话,喝茶,磕瓜子,忆旧,迎新,向未来。
村里还有一家名叫“知青缘”的小客栈,在一条小巷的深处,虽然没有走进去,但是看到这个名字,就已经感受到了旧日时光在这个冬天的温暖回照。
冬天的明月湾,就这样刻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
苏州的洞庭西山有很多的景点,明月湾只是其中之一,但是我想,明月湾是一处最接地气的景点,是一座最鲜活的古村,是一段最真切的历史,是一幅最精致的天然长卷。
终于要离开明月湾了,有些不舍,有些依恋。其实我们都知道,苏州西山岛上的古村落,保存下来的,为世人所熟知和所不知的,还有好些好些,它们像散落在小岛各处的明珠,一颗一颗都值得细细品鉴,一颗一颗都值得留下记忆,走过了明月湾,还想再去东村,去阴山,去植里、堂里、甪里、蔡里……去更多更多的古村落。
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