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和壮大海洋经济,都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据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近日发布的《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17)》,中国的海洋科技创新指数居于全球第6位,由第三梯队成功跃升至第二梯队,跻身世界海洋科技创新产出和创新应用强国。
海洋赋予青岛一张张耀眼的名片,更塑造了这座城市临海筑梦、向海而兴的担当。从在国内率先发布“海洋+”发展规划,到提出建设“国际海洋名城”的全球坐标,青岛,早已当仁不让地肩负起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
青岛拥有711公里海岸线,69个海岛,49处天然港湾,375.3平方公里滩涂,122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这样的蓝色轮廓,让青岛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和科研机构、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的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
2017年,青岛海洋经济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统计数据显示,据初步核算,2017年,青岛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909亿元,同比增长15.7%,占GDP比重达到26.4%。海洋经济总量占山东省比重20.8%,比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海洋经济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比2016年提升0.4个百分点。
如今,在青岛鳌山湾畔的蓝谷,一座海洋新城正加速崛起。截至目前,22个“国字号”“中科系”“央企系”“国海系”重大科研平台正在这里聚集。与此同时,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22所高校在蓝谷设立校区、研究院或创新园。
随着“产学研”链条的持续完善,青岛在海洋领域内取得的多项成果引人注目:国内起重量最大的起重船“大桥海鸥”号由海西重机完成交付,起重量3600吨、起升高度110米;世界首座全自动智能海上养殖装备“海洋渔场1号”由武船集团交付挪威萨尔玛公司;武船集团北船重工承制的世界首艘第二代40万载重吨矿砂船在海西湾下水……海工装备产业自主化、高端化程度不断加深。
此外,青岛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竞争力也在日益增强。去年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7.6%,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1.8%。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在青启用,国际海洋基因组联盟成立,通过搭建基因资源收集和研究的基础支撑平台,青岛开展了海洋生命基础科学和应用性研究。青岛高新区“国家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医疗医药创新产业和产业平台”,已累计引进医疗医药产业类项目110余个,总投资140亿元;截至目前,园内120家生物医药企业产值达30亿元。
海水淡化重点工程也在加快建设中。2017年,青岛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产值达53.1亿元,同比增长7.9%。去年7月,百发海水淡化建厂以来第一次达产,共产水105251立方米,创造了中国有史以来单厂海水淡化日产量的记录,也是目前全国十万吨级别海水淡化厂里第一次满负荷运行的最高记录。
海洋科研平台的不断聚集,推动青岛海洋科技加快发展,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领先优势。例如,蓝谷海洋国家实验室诞生了一批大国重器。“向阳红01”,在南大西洋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航次任务;“向阳红09”是国内第一艘深潜试验母船,曾载着“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完成了7000米级海试任务;“向阳红06”可抗12级风浪,具备全球航行科考能力……
2017年9月,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首批“海水稻”在青测评,测产结果白泥地研发基地最高亩产达620.95公斤,远超300公斤的预期。同月,《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6》通过专家评审,青岛再次彰显了海洋强市的强大优势。报告显示,青岛海洋科技投入产出综合效率平均值0.835,居全国首位;青岛、厦门、大连、杭州的规模效率均达到最优水平的80%以上;纯技术效率方面,青岛的平均值为0.999,处于全国最优水平。由科技部委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的“第五次国家技术预测”结果显示,青岛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占全国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的比例达到44.4%,发展优势明显。
围绕“一带一路”倡议,青岛加快滨海旅游国际化建设,海洋旅游已成为建设海洋强市的重要增长极。去年,青岛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8808万人次,同比增长9%;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共接待邮轮95个航次,同比增长5.6%;接待出入境旅客10.9万人次,同比增长23.4%。青岛邮轮母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日,由青岛市发改委牵头,青岛市经济信息化委、科技局、海洋与渔业局等共同参与,成立了一支海洋新兴产业定向招商专业团队,将面向全球招商。
重点招商产业分别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依托国家船舶海工装备产业示范基地等园区和中船重工、中海油海工等龙头企业,建设特种海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发展大型集装箱船,依托国家深海基地平台,参与“智慧海洋”工程,进行深远海开发;海水淡化产业,建设国家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城市;海洋新能源产业,开展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生物能、海风能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新能源核心装备,建设海洋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和装备测试基地;海洋生物产业,推进海洋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技术,培育海洋生物优良品种;海洋新材料产业,实施海洋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发展海洋防护材料,海洋环保材料,海水综合利用新材料向着海洋新材料产业招商;现代海洋服务业,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航运枢纽功能,集聚全球高端航运资源,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中心。
完善的海洋产业链,优厚的人才政策,使得青岛形成海洋科技创新、产业高端发展的生态圈,必将吸引全球涉海高端要素源源不断聚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