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3月15日 星期四

英国艺术之旅

钱渝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3月15日   第 09 版)

  每次和别人聊到我的专业,总是会收到一些有点意外的眼神,或惊喜或诧异,也有鄙夷。

  艺术史与视觉研究,是我学的专业,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小众的学科。即使艺术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在欧洲发展了几十年,有着成熟的教育科研及就业体系,但对很多人来说,这仍然是一门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专业。相对于商科和理工科来说,我的专业确实不太热门。以至于整个系只有几个亚裔留学生,而我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人。

  选择退学出国从大一开始系统地学习这门专业,是我人生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和对未来的规划。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艺术史之前,我即使从小学习美术和乐器,对艺术多少也是有一些偏见的。在我以前的认知里,艺术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已;艺术家们大都是一群和正常人不一样的异类。然而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我才发现艺术史这门学科不仅仅是欣赏一下名家名作,背背历史事件,而是折射出了潜藏在整个艺术发展背后的人类发展史。无论是要赏析一幅作品或者了解一个流派,都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背景等,进而去思考艺术家们所抽离出来想表达的哲学思想。即使是完成一篇小论文或一个项目也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实地考察,才能做出严谨的分析或评论。

  来到英国并游历了许多欧洲国家之后,我常常感叹人们对艺术的重视。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和画廊,不仅收藏有众多经典,也常常展出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而且这些场馆大多免费,营造了艺术的公共教育氛围,使整个艺术圈形成良性的发展环境。因此,我的业余生活也变得非常丰富:在课业繁忙,压力很大的时候,我会抽出一个下午去看展,有时甚至会在昏暗的影像展厅里看一下午的纪录片;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漫步在大街小巷观赏各种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哥特式或巴洛克式的图书馆、教堂等。即使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平房也可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比如曼彻斯特的市中心有一个很有名的啤酒花园,就紧邻着一栋十六世纪的都铎式建筑。

  除了学习生活之外,我最喜爱的是在曼彻斯特华人当代艺术中心(CFCCA)的实习经历。这是一家非赢利性画廊,旨在通过展出多样的艺术品以探索中国当代文化。它也是英国第一家专注于中英文化交流的艺术机构。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了非赢利性机构的文化交流作用。我看到许多外国人因此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也看到了优秀的当代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学到了许多工作模式和创意想法。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艺术并不是遥不可及和晦涩难懂的,也不只是属于小部分精英人士的收藏,而是源于对世界的感知、对社会的思考和自我反思。在欧洲,艺术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我的生活:古老巍峨的宫殿和教堂带来的震撼;置身于现代艺术制造出的非现实世界;和老师同学们畅聊艺术国际化和全球化;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讲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等。希望在将来,我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艺术带来的美好。

英国艺术之旅
学子眼中的英国罢课事件
广告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