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2月14日 星期三

产业星火点燃兴农梦(新春走基层)

——一个传统农业大县的转型观察

本报记者 李 婕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2月14日   第 11 版)

  图为干少华(右)展示园区产的猕猴桃。

  图为浠水县白莲河水库。

  湖北这个冬天很冷。

  一夜寒气尚未散去,地面植被还裹着厚厚的冰霜。但57岁的邱汉华知道,立春已过,这是难得的大晴天。上午9点,他拖着长长的杆,一层层掀开大棚里每一垄苗圃上的薄膜。经过一个冬天的低温时期,邱汉华9个大棚5亩半的西红柿苗,终于迎来久违的阳光和温暖。

  上世纪90年代,在湖北省浠水县这个传统产粮大县里,不种水稻改种菜,邱汉华和同村乡亲500多人算是较早“吃螃蟹”的了。收益不错,一种就是20多年,邱汉华仿佛没变。

  但他身后的乡村却在中国社会的转型变化中经历巨变。人口流出、市场冲击,留守乡村的人们在迷茫中探索致富之路。二三十年,似乎刚好经历一代人的“芳华”,今天,我们看到了一种奇妙的相遇。坚守者、返乡者、探索者、新生代……他们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下相遇。发展农业产业成为对农村的新寄望,“邱汉华们”迎来了越来越多“后来者”。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中共十九大报告对农业农村提出这样的总要求。放眼全国,审视中部湖北省浠水县这个普通样本,农业产业正如星星之火,在乡村大地上闪现微光。未来若成燎原之势,或许便是中国农村振兴之时。

  没人愿意干

  党员先“探险”

  下午3点,邱汉华准时来到棚里,给他培育了一个冬天的苗圃盖上罩子。“搞大棚蔬菜,劳动强度不大,就是花时间,腊月三十、大年初一都没得休息。”邱汉华扭身又进了另一个大棚。

  “收益好得多,当然愿意种。”邱汉华所在的河东街村位于浠水县清泉城区东郊,以往世代种的都是水稻。虽然有着发展蔬菜产业很好的地理条件,但在90年代时,种粮改种菜并不容易。

  浠水县历来是全国产粮大县,城郊种菜,需要破除思想禁锢,更要有示范。“村民反对意见大,就只能党员先带头。第一批党员退出30亩责任田,蔬菜种植才起了头。”村支部书记翟明回忆说,好在这一种就有了效果,种蔬菜比水稻多了20倍的收入,观望的乡亲才松了口。

  农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高是许多农村地区面临的问题。在浠水县,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也是重点发展的方向。河东街村走到现在,是突破“以粮为纲”的束缚,抓住了农民要增收这一条。

  如今放眼望去,河东街村600多亩土地上扎满白色大棚。因地制宜,多元种植的思路,较早地将河东街村变成更富的村子。2017年,河东街村人均纯收入1.8万元,早已是“省级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附近的村子也为之带动。

  不过,邱汉华说,村里跟他一样搞大棚种植的,最年轻的也有50岁了。年纪更大的,也种不动地了。土地低产甚至撂荒的危险,需要再一次转变——土地流转加多元化经营。2010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流转来一百多亩土地,还是种瓜果蔬菜,不过由公司主体运营。

  “沾了政策的光。”67岁的婆婆阎秀兰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缺少收入来源,种不动田地又舍不得撂荒的两难之际,合作社带来了土地流转金和工钱。二老去年挣了七八千块钱,“只要能动,还要一直干下去。”阎婆婆说。

  河东街村和周边村子1000多亩蔬菜地,如今都是合作社的“辖区”,管技术、帮销路、做商标、搞观光采摘……合作社来了年轻人,未来还有更多设想。

  能人回村来

  产业干起来

  附近散花镇石牛山村的干少华,则把农业产业做得更超前一步。

  在石牛山村的后山,有一片猕猴桃林区。梯田一样的低丘山岗上,600多亩猕猴桃树藤弥蔓。漫山1.7万多棵猕猴桃树中,6700多棵已经被客户认养。每年结出的猕猴桃,一部分就归认养人所得;另一部分则出口国外。2017年,园区猕猴桃销往日本7000多斤。猕猴桃的单价,是每斤100元。

  无论是品种选择还是销售方式,干少华和他的工友们都干得不寻常。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引来专利猕猴桃品种,采用有机种植方式,不施化肥农药,主打有机高端市场——从一开始,这就是产业的思路。

  “家里资源其实不错,我想返乡创业,看看有没有适合农业发展的路子。”2010年,常年在外打工的干少华回家了。他说“一直在外头待着,总想要回来发展。”

  终于看中了当时的这一片荒山。山谷低洼处的几许农田,则做了土地流转。他们专门为此成立了公司,一年翻地,一年栽种,三年培育,2015年,漫山的猕猴桃林开花挂果。

  分享这份喜悦的还有乡亲们。干少华说,“流转乡亲们的土地,用他们的工是天经地义的。”这片林子全年支付劳务工资140多万元。去年,园区的精准扶贫办公室成立,与周边5个村111户贫困户、349人签订脱贫用工协议。

  2017年,干少华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杰出农民工”,他的返乡创业之路也与浠水县的转型探索之路交汇了。

  对当地农业颇有观察的浠水县文联主席徐佑华说,“这个传统农业大县迎来了种植业的回归。只不过,经过市场的洗礼,如今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在经营方式、主体上都大有不同。”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浠水县已有合作社等80多个经营主体参与猕猴桃生产基地建设。通过与意大利金果集团的合作,未来浠水的猕猴桃还有望发往世界多地。

  在浠水县,还有种油茶、葛根、香菇、搞稻虾种养的……他们有的是个人返乡创业、有的成立合作社、有的专设公司,经营主体不同、方式各异,但都要从乡村土地里探索收益,带动周边的乡亲们一起就业、脱贫、致富。

  “希望更多有农业和林业情怀的市场主体能够回来,发展家乡。农村有广阔的天地。”干少华说。

  改革戏要大家唱

  小组村民共治理

  白莲镇长岭岗村傅家湾的做法又有些不一样。这个湾的故事,可以从村口这条拓宽的水泥路说起。

  “全湾人谁有空谁来帮工”“80多岁的老太太都来”“有这个热情,湾里啥事也不愁”……七嘴八舌中,乡亲们向记者还原了当时修路的场景。3个月,在临时组建的12人建设小组的协调下,这条公路由全湾人一起修好了。

  傅家湾其实是长岭岗村5组。修路的领头人是傅振国,一名退休高级记者。去年春天,应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号召,他从北京返乡,后来在村民选举中全票当选组长。这个湾的集体建设,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这大半年,傅振国和村民们在筹备两件事情:一是做产业,二是村容美化。地处当地有名的白莲河畔斗方山下,傅家湾有着发展旅游的良好条件。与此同时,湾里共56户人家,种田户平均年龄已经到了72岁,土地的持续发展需要经营方式的转型。

  土地流转是第一步。几天几夜上门走访,逐家逐户做工作,这才签出全湾54户共计近200亩土地流转合同。递到记者手中的这厚厚一沓合同最外层已经卷起毛边,每张纸上印着鲜红的手指印。

  从村头望去,连片的田地已经翻耕,就等春天来临,播种耕种。大伙商议好了,村口的100亩地要种上菊花。

  已经做好污水排放工程,开年还将继续进行违章建筑拆除和房屋改造……傅家湾的村民们新年将会很忙碌。在一份详细的规划里,傅振国计划在村子东西两头各建一部大型水车和风车。“水车、风车吱吱呀呀哼唱着古老的田园牧歌。”他写道,傅家湾要设法留住游客的脚步几个小时,吃一餐饭,住一晩上,买一点土特产。

  “乡贤的价值就体现在他们能把群众的文化自信唤醒,并把它演绎出来。”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理事长王伟华这样说道。傅振国正发动村民们一起来做集体的主,这台改革戏要大家唱,小组村民共同治理。

  这个冬天其实也不“冷”。

  “日子一年年更红火,心里暖和。”石牛山村残疾老人叶甲银这样说道。伴着村里嫁娶的阵阵鞭炮声,年一天天近了。翻过年来,这些农地又要迎来播种收获的时节。

产业星火点燃兴农梦(新春走基层)
加快完善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经济体制(新征程新篇章)
海外党支部,国企怎么建(事件新闻)
责编:邱海峰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