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 往
津巴布韦人性情温和,注重礼貌礼节,待人热情友好。他们尊重老人,年轻人见到老年人会鞠躬致意、问候安好。男士对妇女谦让,注意女士优先。社交场合,使用国际通行的称谓,如先生、夫人、小姐等,而人际交往,习惯称呼对方姓名和职务。
社交场合与人相见,一般握手致意;亲朋好友之间相见,会热情拥抱并互亲对方面颊。妇女见到长者或尊贵客人,一般是蹲身请安。礼貌用语,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扰了”等,在日常生活中不绝于耳。
津巴布韦人拜访朋友或出席社交活动,准时守约。他们有见面送花的习惯,献上鲜花的同时,说些祝福之类的话语,被认为是高雅、知礼的表现。彼此交往,互相送礼也很常见,礼品多是当地土特产、石雕、铜版画等,而牛、羊等家畜,常作为婚丧、生日的至高礼物。接到礼物后,应表示感谢。拒绝礼物,是严重的失礼行为,是对人极为不尊的表现。
服 饰
津巴布韦人平时穿着较随便,而正式场合一般是西装革履。男子民族服饰十分绚丽,如脸和手臂上涂满五颜六色的油彩,头插羽毛,全身挂满彩色流苏。有时头戴彩条面具,身上仅挂几块兽皮。不过这种打扮常见于舞台表演中,日常生活里并不多见。
至于当地女子,从前是上身赤裸,现在已经改变,一般穿色彩鲜艳的裙装,且手臂、脚腕和颈部挂满饰品。在喜庆日子里,女人还常穿由几块布组成的传统服装:上身一块布披在身上,下身一块布当裙子,往腰际一缠,用两角往里面一塞,同时配上一块相同颜色的头巾。已婚妇女穿着严谨,总是把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女子身上的那几块布,质量和档次因人而异,差别明显。有钱人家贵妇人用的布料高档、讲究,多为名贵的丝绸或乔其纱,而普通家庭妇女,则以棉质布料为多。不过,无论布料质地如何,其色彩都极为鲜艳夺目。
饮 食
津巴布韦的饮食文化,分为本地餐饮和以英式为主的外来餐饮。外来食品,如香肠、肉馅饼、三明治、汉堡包等,随处可见。此外,中餐馆在其首都哈拉雷也有好几家。
津巴布韦人的主食一般是 Sadza,即用玉米面熬粥,再浇上称做Nyama的肉汁。一般用牛肉或鸡肉,有时也用鳄鱼肉或羚羊肉做肉汁。此外,当地人爱吃一种蝴蝶虫,一般在4—5月份,到森林中去采摘鲜虫,经过处理,晒干后拿到市场上出售或自己食用。这种虫口味颇佳,像江米条那样,嚼起来咯咯作响,津津有味,颇受当地人喜爱。此外,东部高原地区的颇似大马哈鱼的鱼类,味道很鲜美。
他们宴请客人,一般是在饭店、餐厅,若是请你到家中做客,则表示已把你视为关系亲密的知心好友,届时会用传统饭菜盛情款待。主食和肉类、蔬菜,经过用当地传统厨艺处理,风味独特。
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环境,适合水果蔬菜生长,价格也很便宜,可是人们更爱肉食,似乎并不太喜欢吃蔬菜。饮料一般有咖啡、红茶、碳酸饮料以及当地产啤酒和葡萄酒。
习 俗
津巴布韦人的传统婚礼以牛做彩礼,举行婚礼必杀牛和山羊庆祝。婚礼上,新郎赠送新娘铜环,套在新娘颈部、手臂、脚腕部,象征丈夫富有、强大和妻子对丈夫的忠诚。
绍纳族是津巴布韦第一大民族。绍纳人家里有人去世,一般是通过急促而低沉的鼓声,向亲朋好友传递死讯。人们听到鼓声,便陆续前来哀悼。同死者遗体告别后,便在死者生前的茅屋外唱歌跳舞。刚开始时,气氛忧伤、悲痛,随后歌越唱越激昂,舞越跳越欢快。埋葬死者后,人们便会开怀畅饮。之后牛角及鼓声四起,妇女踏着鼓点,摇着脚铃,边跳边唱,通宵达旦。
禁 忌
津巴布韦人注重仪态,忌跷二郎腿,忌因过度高兴而笑得前仰后合。当地人认为,对人吐舌头是污辱性举动。不待见点头哈腰、评头品足的人。他们民族自尊心强,一旦觉察出有辱他们民族或文化的行为,会不留情面反击。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