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回信,勉励乌兰牧骑在新时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1957年诞生于内蒙古大草原,是活跃在农村牧区的文艺团队。历经60年的风雨洗礼,如今的乌兰牧骑在草原上发展壮大,不断创新。如今,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鄂托克旗乌兰牧骑、乌审旗乌兰牧骑还将“走出去”,登上“一带一路”沿线数国的国际舞台,为海外观众带去蒙古族特有的欢乐祝福。
深植于心中的神圣梦想
“每年夏天,我和家人及许多住在附近的人一起坐在草地上观看乌兰牧骑的表演,当歌手用呼麦演唱民歌时,那些好听的声音深深打动了我。他们在我们村庄表演了好几天,从日出到日落,我梦想有一天能成为他们的样子。”童年时乌兰牧骑的演出给哈斯额尔德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得加入乌兰牧骑成为他的梦想。如今32岁的哈斯额尔德尼梦想成真,毕业于蒙古国国立音乐学院的他如愿成为鄂尔多斯第一支乌兰牧骑——鄂托克旗乌兰牧骑的一名队员。
40岁的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副队长塔西雅乐受到拉四胡的父亲影响,投身于乌兰牧骑。与其有着一样经历的还有1995年出生的娜米尔汗,从小跟着同为乌兰牧骑队员的爸爸妈妈深入牧区演出,生长在乌兰牧骑的怀抱中让她对乌兰牧骑有着特殊的情感。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2017年娜米尔汗也加入了她深深眷恋的乌兰牧骑。“2017年8月,在妈妈的家乡——乌审旗举办的那达慕活动中,我们全家同台表演节目。爸爸吹笛子,妈妈和妹妹唱歌,我跳舞。那一刻成为我记忆中最重要也是最美好的一天。”
民族传统文化闪耀丝绸之路
2017年11月,鄂托克旗乌兰牧骑登上“2017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年会”的舞台。精彩呈现的鄂尔多斯经典民间舞蹈——《顶碗舞》和蒙古族呼麦演绎的鄂尔多斯民歌——《十二属相》,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地演出行业的专家级观众,也成功开启了由鄂尔多斯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鄂尔多斯市演出服务中心承办的品牌文化交流活动——“一带一路上的乌兰牧骑”。
2018年新年伊始,鄂托克旗乌兰牧骑携“民族文化瑰宝”——《心中的草原》踏上“一带一路上的乌兰牧骑”巡演的第二站——“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省,1月7日、8日连续两晚亮相昆明春城剧院。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马头琴,极具鄂尔多斯特色的顶碗舞、筷子舞、鄂尔多斯长调、短调民歌以及原生态祝颂等14个民族歌舞类节目组成的《心中的草原》,以浓郁的民族文化元素,在春城掀起了少数民族文化热。在此之前,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到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与蒙古族同胞展开了“同根同源,心手相牵”主题文化交流活动。
春节前后,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鄂托克旗乌兰牧骑、乌审旗乌兰牧骑还将分赴泰国、斯里兰卡、德国,为海外观众带去蒙古族特有的欢乐祝福。目前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对整台节目精心打磨,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魅力。
创新中前行
据悉,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共有75支乌兰牧骑。当初创建时规模都很小,呈现出“短小精悍,一专多能”的特点,队员既是演员也是报幕员,必要的时候还要能弹三弦,拉马头琴。除此之外,还要担当宣传员,给有特长有文艺爱好的牧民进行艺术辅导和提供艺术以外的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今普通的乌兰牧骑为50人左右,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演员和编创人才。承担起“一带一路上的乌兰牧骑”前两站演出任务的鄂托克旗乌兰牧骑诞生于1959年,是鄂尔多斯市的第一支乌兰牧骑,有着深厚的队史和优良的传统,每年演出120-130场。考虑到当地因气候条件限制,全年仅有半年时间适合赴农村牧区进行户外演出,他们的演出量是非常可观的。这支乌兰牧骑还承担着对外文化交流、精品节目创作以及艺术人才培养等任务。
鄂尔多斯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涵介绍,近年来,鄂托克旗乌兰牧骑非常活跃,节目质量非常高。除了对鄂尔多斯传统的短调民歌、呼麦、马头琴做了非常好的传承,还创新出现代乐队组合的呼麦表演形式。既有传统文化源头,又符合当代潮流的形式常常博得中老年农牧民和“80后”“90后”年轻人的共同喜爱,为鄂尔多斯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还获得2017年“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暨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乌兰牧骑艺术节文艺汇演”最高奖——团体金奖及9个单项奖。
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副队长塔西雅乐说:“作为乌兰牧骑的一员是一项殊荣,对于内蒙古人来说,乌兰牧骑象征着喜庆。”如今通过“一带一路上的乌兰牧骑”这样贯穿海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乌兰牧骑将走出草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践行者,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了解乌兰牧骑,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