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本报对话韩毓海教授,听他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讲解青年人如何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
文化自信是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
记 者: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您是怎样理解的?
韩毓海: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中共十九大报告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加入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这个提法本身就体现出一种自觉和自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不仅意味着人民当家做主,更意味着在文化上和精神上站起来。当今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经济发展成果大家有目共睹,但人们的文化自信却没有牢固地建立起来。人们对中国和人类历史的理解、世界和中国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理解等等,并没有足够充分,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记 者:我们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
韩毓海: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人类活动,都是社会再生产活动。文化也是一种生产,生产观念、思想、价值观等等。文化生产牵扯到很多机构,比如媒体、学校等,都是生产价值观的,如果出现问题后果很严重。比如政府公信力下降,就容易滑入“塔西佗陷阱”。这就需要我们植根于当代的实践和实际,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建设以来的文化养分,牢固掌握文化领导权。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过去5年中,无论是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还是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都是面对新的社会情况,在正确的科学基础上、深刻的思想基础上和对人类历史的总体把握上,进行思想沟通,凝聚共识,谋划未来。
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相通
记 者:如何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韩毓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共通的。一些人用传统文化来否定“五四”文化,用改革开放来否定革命文化,这种思想观念是高度混乱的。
泱泱中华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这个制度本身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天下秩序。天下,就是土地。比如农民除了在私人土地上耕种,还有公田。这个公田就是用来养老、办教育、照顾幼儿的。中国人讲国家,古代的知识分子、治理精英都讲“修齐治平”,治国之学先齐家。所以,一个大家庭要互相帮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能各顾各的,不能完全亲兄弟明算账。这就是社会主义与传统文化相通的地方。
到今天,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深处,依然有很强烈的这种意识: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庭要共同过日子。
记 者:传统文化中的“大家庭”观念,是在农耕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提出来的,现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这种观念还有现实意义吗?
韩毓海: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太大了,不同的地区情况不一样,经济发展不均衡。中国还有许多贫困的地方,需要国家的支援。而且,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是相辅相成发展的。
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先富帮后富的理论。这就是说,我们中国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折射,也是中国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记 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还包含革命文化,请谈谈您的理解。
韩毓海:什么是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李大钊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毛泽东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革命文化就是两个字——青年。由老大帝国变成青年中国。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寄语青年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所以说,希望在青年人身上。教书育人这么多年,我的感受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包括当下的“90后”“00后”,都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今天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需要大批专业的年轻人来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公共空间。这个文化空间,不能板着面孔教育,而是要让大家自觉地参与到讨论当中。
记 者:虽然大学里都有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政治课程,您觉得现在青年人在思想学习方面最应注重什么?
韩毓海:许多人认为美国的高校民主、自由,想让中国也拥有这样的“哈佛”“耶鲁”。其实,越是这样的学校,越是保守的学校——他们要保卫美国的价值观,是美国最后的思想底线。
现在高校都有思想政治课,但教学方式和效果还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空间。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首要是应该带领学生读原著。不能说我们在中国讲授马克思主义,学生们却连《共产党宣言》都没认真读过,连《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讲什么都不清楚!大学是研究学术的地方,读书不是读概论,别人嚼过的馍还有什么意思?
我们可以考虑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整个西方科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体系中去讲。许多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从柏拉图到库兹涅茨,再加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构成了西方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体系。不过20多本书,再加上中国的,也就30本左右。这些经典应该由最优秀的老师一本一本地讲给学生,与学生讨论,读深读透。这样持之以恒,我们看看能得到什么效果。
“以人民为中心”矢志不渝
记 者:什么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韩毓海: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讲到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最早提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中国。这个新中国里,农民要有自己的土地,中国要实现工业化,人民当家做主,文化上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所以,这句话不是今天提出,而是在今天再次强调。
对今天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很重要一点就是“大众的”。“大众的”在战争年代是什么,是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我们就是依靠群众的力量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现在为什么要重新确认,再次确认?因为我们要“不忘初心”。前一个阶段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确实做到了,之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共同富裕”。经济社会发展也好,文化建设也好,也都是以人民为中心。
记 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的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这一点,您怎么看?
韩毓海:许多作家艺术家可能会说,我们的创作怎么不为人民服务了?那么,请想一下《创业史》的作者柳青。柳青扎根皇甫村14年,把自己的稿费都捐了,最后可以做到中央或者陕西省的一个文件发下来,他就会知道他的房东老大娘是哭还是笑。《创业史》的主角梁生宝是有文化的。他的文化,不是书房里摆的琴棋书画,也不是电视上演的爱恨情仇,而是从土地里野蛮生长出来的、渴望改变命运而又高度务实的冲动与信念。
我们反观现在,文化生产很多都是流水线。艺术家就算有再多的作品,多少是反映和表现人民的心声?当下文艺界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浮躁。浮躁就意味着没有自由。虽然现在是市场经济,人们似乎可以更自由地创作,但现在真正为人民、为理想的创作又有多少呢?大多数还是被金钱奴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