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近年来,西藏一直把 “厕所革命”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建设美丽西藏、着力提升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立足西藏实际、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致力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

西藏厕所变了样

本报记者 袁 泉 琼达卓嘎 鲜 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2月27日   第 02 版)

  ● 拉萨八廓街 

  旱厕全部改为水冲

  “10多年前,在这附近隐蔽的角落满眼都是便溺,几乎无处落脚,10米之外都臭气熏天。”家住拉萨市铁崩岗的曲宗老阿妈说着不自觉地皱起眉头。她告诉记者,这几年百姓生活各方面的变化翻天覆地,其中厕所的改造最明显,也接地气。

  作为拉萨市四“岗”之一的铁崩岗,位于大昭寺以东,清真寺至仓姑寺之间,属八廓街一带,是拉萨著名的地标之一,人口密集地。这里曾是郊区群众销售牛粪、木柴等燃料的批发市场,常年脏乱臭。

  曲宗说:“以前八廓街这一带没几座公厕,厕所大都在居民大院里,又脏又臭。现在新建了很多公厕,越来越干净。印象最深的是5年前,公厕全部变成水冲厕所,干净又卫生。”

  2004年,拉萨市政府对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整治行动中就包括公厕改建。到2012年,整个八廓街上的旱厕全部改为水冲厕所,并设专人管理。

  拉萨市城关区环卫局副局长米玛次仁告诉记者,现在老城区1.33平方公里共有52座公厕,全是水冲式且24小时免费开放。

  ● 日喀则亚东县

  重在“三分建七分管”

  在人们的想象中,一个边境小镇厕所的分布情况和卫生状况相对于内地会有相当差距。当记者走进日喀则市亚东县,却发现这个只有几条街道的小县城里,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个公厕。这些公厕按照统一标准修建,通风良好,没有异味,都有冲水设备,专人定时打扫。在夜间,公厕的灯箱标牌很明显,让初到此地的游客感到方便。

  “其实,一年多以前,亚东县的公厕还是旱厕为主,由于打扫和管理不到位,气味难闻,很多人宁肯在厕所外随地解决,也不肯进厕所。”亚东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次旺说,变化的关键是亚东县改变了公厕的建设思路和管理机制,这一切发生在2016年。

  次旺介绍说,2016年至2017年,亚东县在县城新建了9座公厕,2017年在帕里镇新建了6座厕所。这15座厕所总投资近400万元,全部是政府自筹。“标准化的新公厕建成后,以往随地便溺、脏乱不堪的问题迎刃而解。”他说。

  “三分建,七分管。”亚东县县委书记舒成坤告诉记者,我们赴上海、成都和拉萨等地考察,决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招标,委托第三方的圣净公司进行管理维护,并积极吸纳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与厕所运营维护管理,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 景区景点

  新型厕所应对高原挑战

  2016年年底,西藏开始在全区交通沿线主干道、旅游景区及县(区)、乡(镇)、村(居)、加油站、商业网点规划新建、改建厕所1934座,计划投资约20亿元,争取形成覆盖城乡、布点科学、功能完备、生态环保、特色鲜明的公厕布局。

  在著名景区林芝鲁朗小镇,记者看到,每个停车场周边都有设备先进的公厕,除了男女厕,还有残疾人厕所和专为母婴设计的育婴室。公厕的维护保洁交给了第三方西藏国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游客使用完公厕后,保洁人员马上打扫厕所。

  众所周知,水冲厕所需要完善的排水管网基础设施。由于受高寒、高海拔、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等条件限制,西藏很多地方不仅难建水冲厕所,很多新厕所技术也会遭遇自然的挑战。

  为解决这一难题,西藏有关部门多次派人赴内地调研,发现免水可冲技术和泡沫封堵与微生物降解技术比较适合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据了解,该技术已在纳木错、达古景区等试点,效果良好。

  据北京免水可冲技术发明人吴昊介绍,免水可冲厕所技术是收集新鲜小便液进行除臭,使之变成冲洗液,对大便进行除臭粉碎冲洗,从而实现不依赖水源还能进行卫生冲洗。能适用于各类缺水、少水、无给排水管路、无电、高寒、高海拔等地区。

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举行
西藏厕所变了样
扎实做好冬奥会筹办工作
中共代表团在柬宣讲十九大精神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十九大精神宣介团访阿联酋
日方在军事安全领域要慎重行事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
粤剧《白蛇传·情》开拍
六十五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