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2月07日 星期四

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对接国际城市标准

青岛: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底蕴

赵 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2月07日   第 10 版)

  近日,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警大队向过路司机、行人宣传礼让斑马线。
  本报记者 潘俊强摄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在街头义务为老年人做健康查体和接受咨询。
  张进刚 顾如意摄(人民视觉)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底蕴,正成为青岛这座城市的自觉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青岛坚持不懈地推进文明城市创建。2005年,青岛以全国副省级城市测评排名第二位的优异成绩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2011年、2015年、2017年蝉联三次获此殊荣。

  于青岛而言,创建文明城市,犹如一场于破立之间谋求城市质变的宏大叙事,开启了一场城市自我革新之旅,砥砺出了城市的品格与形象。更难能可贵的是,青岛的文明城市创建与其推进国际城市战略相链接,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肌理,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打造常态化文明之城。

  荣誉之章

  “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奖章”,要求颇高,得来不易。

  可以说,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个,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

  按照新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5-2017年)的定义,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社会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想要摘得“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参选城市需要接受3大版块、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的严格检验。而且,每一项测评指标都是国家各部委办颁布的最新、最高标准。

  对一座城市而言,文明城市不仅是个荣誉称号,也是这座城市的重要品牌和综合发展水平的最好注解。

  按照规定,全国文明城市每3年命名表彰一次。

  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对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道德模范等进行表彰。青岛市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一个细节可以说明,青岛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实至名归。

  表彰会上,青岛辖区的胶州市以位列县级市榜首的好成绩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获全国道德模范;青岛市黄岛区育新幼儿园园长逄秋香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此外,青岛还斩获5个全国文明村镇、8家全国文明单位、两个全国文明校园、1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

  来自青岛市文明办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岛市有2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4人荣获提名奖,7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0人获评山东省道德模范,27人荣获提名奖,256人荣登山东好人榜,2个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青岛交运集团“爱心驿站”、太平角社区、小鲍岛社区、“支教岛”项目和李延照、宋桂华等被中宣部等部门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先进典型。“支教岛”李淑芳、青岛公交集团陈乐乐被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选为“中国志愿者”。

  多年努力,涵养出了青岛的整体城市文明厚度——将其获评的荣誉简单罗列出来,便足以证明:

  近年来,青岛市先后获得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品牌之都、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国家节水城市、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等荣誉称号。

  文明之城

  11月的青岛,寒风已起,人们心里却荡漾着一股股暖流。

  11月26日上午,一对父母抱着高热惊厥的孩子站在青岛城阳区人民医院的门诊楼前,被前来参会的青大附院医生姜彦发现,他看到孩子满嘴鲜血,随即上前询问病情。在他的帮助下,从发现孩子到送入医院抢救,不超过8分钟。

  在《青岛文明网》“讲文明 树新风”专栏,类似的好人好事报道,以每天两篇的频率即时更新。

  成风化人。

  市民个体不经意间的“善意”、组织机构推动的“善举”,大爱背后,点染浸透的,是一座城市文明的力量。

  而实际上,这座城市的文明力量,具象为凡人善举,也具象为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生态保护、政府服务……

  借力数字化智能系统,青岛把海量信息提炼成为具体事项,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每一个细节,提高文明程度:

  围绕建设“智慧青岛”目标,青岛于2015年底建设完成数字化城管二期项目。自该系统运行以来,青岛市共发现城市管理问题550多万件,结案530多万件,处置结案率达97%。

  群众的安全感、社会的安全度,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青岛以大数据为基础,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范110接处警工作,推广治安案件“警调联动”模式,持续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重点开展“礼让斑马线”、“开车变道不打转向灯”等专项整治活动,优化城市交通秩序。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懂得珍视环境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标志着一项全新的、经常性的审计制度正式建立。

  青岛胶州市是此项审计工作的最早探索者之一,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创建自然资源资产指标评价体系和定责标准等工作在全国均属首创,“胶州经验”被审计署在全国推广。

  地方政府服务如何与文明创建相链接,青岛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青岛市将大数据应用和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融入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各领域各环节,通过数据分析形成问题导向,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谋求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早在1999年,作为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的青岛政务网就开通“市长信箱”,成为全国最早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民沟通的城市;本月初,2017年青岛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的“三民”问政活动全面启动。青岛问政于民,彰显了执政方式改革的三部曲:从执政理念的转变,到执政方式的改革,直至执政效果的提升,体现出了深化执政方式改革的实践力量。

  创新之举

  “全国文明城市”这块沉甸甸的奖牌,意味着青岛将城市文明标注到了全新的高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让文明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凝聚升华,成为融进城市肌理、润泽百姓心田的宝贵经验与无上荣光。

  然而,罗马非一日建成。城市文明品质的养成,也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自2015年起,青岛全面启动第五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座“老牌”的全国文明城市,青岛市在创建之初便确立了“不为创建而创建”的工作思路,提出文明城市创建重在常态、贵在坚持。

  青岛历来强调,文明城市创建要打好“持久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文明真正成为城市“基因”。

  近来,青岛各类公共场所、媒体频繁出现文明细节提示。不同于禁止、罚款等硬性措施约束市民行为的常规思维模式,这些提示语从市民日常生活中常见、易犯、小而具体的不文明行为切入,用“您懂得 别忘了”温馨小提示的方式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倡导活动。

  无规矩不成方圆。青岛探索让文明从规矩上升到法律空间,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法律的方式规范市民文明行为。青岛由此成为国内第四个、山东省首个就文明行为立法的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青岛还创新性地将其与国际城市战略的推进有机融合。

  这几年,青岛市先后印发《青岛市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国际城市战略实施纲要》《青岛市推进“国际化+”行动计划(2016—2017年)》等文件,明确行动目标、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把文明城市创建要求融入国际城市战略规划,培植丰厚人文底蕴。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推动一个城市前行的力量。

  日前,青岛市出台《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建设美丽青岛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该方案,到2020年,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市容市貌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更加靓丽,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大幅提升,使青岛成为“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更加美丽的海滨城市。

青岛: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底蕴
中日韩海鲜烹饪国际大赛在青岛举行
资讯速递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