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

“知识付费”遭遇成长烦恼

本报记者 贾平凡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2月06日   第 08 版)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喜马拉雅、知乎、得到、分答等平台成为先行者。2017年,新入局者也纷纷跟上。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界扎堆进入,布局各自的内容价值平台。各路人马迭出高招,用专栏订阅、付费课程、内容赞赏、有偿问答、社群等形式实现内容变现。知识付费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新风口。

  

  速成知识有市场

  白领杨树(化名)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晨闹钟响起,他睁开眼,立马抓过手机,打开“得到”,倾听60秒音频课程。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听30分钟的《唐诗三百首》。”上班路上,他点开“知乎live”“听了3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午休时间,他又点开“在行”,“抓紧学习了《如何成为写作高手》。”晚饭后上床,打开“直播”,“听了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带着满满的充实感进入梦乡。

  杨树这两年很焦虑。看到同事英语流利,他马上下一个英语客户端,走路、做饭都戴着耳机练习听读;看到《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学习的人》的文章,赶紧买回一摞书;参加交流会遇到业内大咖,他又一声惊叹:“这个人的回答很专业,我差太远了。”

  这是一个时间短缺的时代。“杨树们”认为,不能把大量时间耗费在选择上,希望短时间就能掌握某项技能。正如杨树所说,这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成功的捷径。无论是购买书籍还是接受教育,知识从来都不免费。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付费代表着一种新的产品载体:在碎片化传播、信息泛滥的场景之下,知识被筛选出来并包装成商品推出。

  思考重于求新知

  一天不学习新知识,心里就不安,杨树得了这个时代最常见的知识焦虑症。何为知识焦虑症?就是人们对新知识、新信息和新认知迭代始终有一种匮乏感,因为担心自己知识匮乏而落后于社会和他人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恐惧。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去年我国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约占到中国网民总数的一半。从用户需求来讲,知识付费瞄准了人们在“没时间”与“自我提升”之间的摇摆与焦虑感,催生了为成长买单的购买行为。但大多数知识付费用户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知识的极大丰富与思考能力没有同步提高之间的矛盾。用户想获得思考能力的提升,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杨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为‘碎片化知识’付费,并未真正解决他的求知焦虑。“

  互联网的便捷让沉溺其中的人不愿再动脑子,遇到问题从“一搜了之”到“一问了之”,逐渐丧失思考能力。有了知识付费平台,人们还需要自己思考吗?知识产品仍未摆脱互联网碎片学习的属性,知识更需内化为一种思考能力,而非以数量积累取胜。

  产业喜与忧并行

  目前愿意为知识付费的人呈上升趋势。然而,对于知识付费产业来说,若想走得更远,仍有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调动读者的思考主动性,让其获取真正的“知识”而不是花钱定制碎片化的“懒人模式”;如何避免内容重合,让产品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如何建立起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

  目前,业界将知识付费领域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专业性强的课程,学术或业界大牛为专业内容背书,比如豆瓣时间、得到大咖专栏等;二是适用于通勤路上或者睡前,为用户提供简易即食的信息满足,比如一些付费音频专栏;三是针对用户对知识更为迫切直接的应用性需求,如职场进阶、实际技能等。

  对于知识付费的未来,专家建议,知识付费产品打造者要不断提升内容质量,丰富形式,形成“良币驱逐劣币”效果。立法部门要加快知识付费领域的立法,紧跟互联网发展态势,让知识付费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政府要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严厉打击盗版和不良内容,为知识付费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消费者要做知识付费时代的主人,在购买知识产品的同时,要提高信息筛选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种业态走向成熟,混乱与迷茫是必由之路。知识付费这块新版图,亟待后来者奋力开拓、激浊扬清、重塑规则。

中国智能产品扎堆亮相(网上中国)
网络强国成时代议题(云中漫笔)
詹姆斯·高斯林:Java语言之父(互联网大咖秀)
“知识付费”遭遇成长烦恼
责编:孙任鹏 邮箱:sunrenpe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