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晚翠,这是《千字文》中的句子,描述的是秋冬时节枇杷树叶依然翠绿的自然景象。
《千字文》写于1500年前南朝的梁武帝时期,由文学大家周兴嗣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不重复的1000个字编纂成文。将1000个不重复的字写成文理通畅、对仗工整的韵文,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更何况这篇文章还蕴含着中国人文历史发展的哲理。此文一出,其所集书法即成为时人及后人习练王羲之书法的范本,其文辞则成为幼童启蒙的教材。许多书法名家还把精心写就一幅千字文作为自己书法艺术流传后世的重要载体,传至今日的作品版本不下十数种。
枇杷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多产于南方,直到今天都不是一种大众化的水果。在古时,它如荔枝一样为北方人所少见。因此,在惜字如金的《千字文》中写进枇杷,让人有些意外,或可理解为枇杷有幸吧。
虽然从小就常见枇杷树,但是我对枇杷晚翠的景象并无特别的记忆。印象中的枇杷树总是那个样子,春夏秋冬不分季节的深绿。印象深刻的是它黄橙橙的果实,三五个、七八个甚至十数个一串,当然也有零散的,带着绿叶,满满地装在竹筐里。竹筐有水缸大小,为市井中常见,多用以盛装米面果蔬及各种生活杂物。这印象再延伸开来,便是长长的巷子,被岁月染灰的白墙,绵绵细雨,斗笠蓑衣以及叫卖声。
这种印象产生于20多年前的一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之前,枇杷虽常见却不常吃,因为家里没有买水果的生活概念和经济能力,而学做顽童小贼与同学翻垣攀树偷摘的几个青黄不定的枇杷也如那时的年华一般青涩,不值得追忆。在这个阶段之后,枇杷的美味已经难敌北方水果甚至是进口水果的诱惑,而诱惑在一定程度上来自心理上的优越感和追求时尚的心态。只有在那个特定阶段,天空最纯净,心灵最朴实,囊中自然也最羞涩。那时的印象,如同一幅画,或者几幅景象相近的画。
看不清窗外是否还下着细雨,只是檐上滴水仍“哔哔剥剥”不停地打着地面和楼角的芭蕉叶。偶尔有一两串自行车铃声,还有时远时近的布谷鸟啼。
悠然间,响起一声闽语:“枇杷喽——”再响起时,声已渐远。
“枇杷!枇杷!”她说。
跑下楼来,雨丝如发。站在大门外,侧望小巷深处,还看得见担子。
“枇杷!”我大声喊。挑担人停下来回身张望,又摘下斗笠用力甩着雨水。
“多少钱呢?好像不够黄呀!能便宜一点吗?”
然后交钱,捧着枇杷和满心的欢喜回去。我们俩看看对方,发丝凝雨,雨水流下面颊,却也比挑担人身上蓑衣滴下的雨滴温暖。
其实若问那时的枇杷味有多美,实在是无从回味了。枇杷好吃,对我而言却难臻至甘至美的境界,只是看到她喜欢,就觉得它应当是甘美的。
离开家乡这些年,每到这个季节,若有南来的亲友询问需要带些什么,我总会告诉他们带些枇杷。虽然此物在如今的北方也不罕见,但总有一个情结,相信从南方带来的就是比在北方市场上买的好吃。这个习惯也为许多亲友所熟知,因此有时他们索性就不问了,直接带来就是。而我们见到这南来的枇杷,仍然是满心的欢喜。
再过二十多年,见到枇杷我们还会这样欢喜吗?如果是,那可真是枇杷晚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