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受邀带领一个港澳媒体采访团到苏南地区采访,发现那里台资企业特别多。当我们询问台湾商人为什么会选择到江苏投资时,所得到的回答竟然惊人地一致:这里环境好。他们所指的环境,当然不只是物质意义和自然意义上的。
时隔8年,当我读到由22位江苏作家共同完成的报告文学《两岸家园——二十二个台湾人》,我立刻想起那些企业家,想起他们这番真诚的回答。我不知道书中所写的22个台湾人中有没有当年所见的台湾商人,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同样的心路历程。从两岸三通以来,台湾企业家陆续到大陆来投资兴业,他们在大陆改革开放大环境中获益良多,同时也为两岸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然而,我们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所知不多。《两岸家园》正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了解到一批在大陆的台商的喜怒哀乐。
本书由江苏省台办和江苏省作协共同策划,22位大陆作家以纪实方式,呈现22位跨越海峡到江苏创业台商的开拓故事。22位台商涵盖了文创、农业、教育、化工等行业。他们当中,有上世纪90年代初就到江苏的先行者,也有近几年随着两岸交流日益紧密、西进大陆寻求市场的台商。
诚品书店,新光天地,华新丽华,南京新地标银杏湖……这些台商在大陆创业的故事,是跨越海峡两岸的深情握手。他们的故事,更是个体、家族与家国故事的悲喜交织。
《两岸家园》展现了台商创业创新的风采。两岸结束对峙状态后,一批批有胆有识的台湾商人陆续来到祖国大陆投资兴业,他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书中的22位台商,有的出身寒微,有的少年失怙,有的曾一贫如洗,有的屡遭劫难,鲜有生而富贵、一帆风顺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开拓。林铭田是书中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南京银杏湖农业休闲观光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当他提出要在南京江宁西山区兴建一个包含高尔夫球场的风景区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不光因为这里是一片“破田低山丘,十年九不收”的荒山秃岭,更重要的是政策的高压线不能触碰。但是林铭田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做。从2000年到2015年,他用15年时间,动用全家积蓄,终于将一片荒山野岭打造成南京文化新地标——美丽的银杏湖景区。江苏长盈机械公司董事长赖天富,一家六代蕉农,他从小就在山上种蕉砍蕉。他硬是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从一名学徒成长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大年初一,他们父子俩在东台对着图纸啃着面包,喝着开水,谋划企业的未来。书中的22位台商,每一个人都有着同样精彩曲折的故事,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吃苦耐劳,可以说是他们共同的品质。
本书是近几十年来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缩影。在江苏长期工作生活的台湾同胞超过30万人,大批台商在江苏扎根、成长,取得了骄人成绩。本书展示了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激情、创业活力和社会责任的群体,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几十年来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的巨大成就。
本书既是个体事业奋斗史,又是一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史。就像人不能拎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任何人的行为都不可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本书通过对22个台湾商人创业故事的书写,折射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折射出两岸关系由对峙到三通到融合的发展变化。22个台湾商人的成功,与这个大背景是密不可分的。1949年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长期处于隔绝与对峙状态。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政策,没有“九二共识”,怎么会有这么精彩动人的故事发生?22个台湾商人既是时代的幸运者,也是时代的弄潮儿;既是时代的受益者,也是时代的推动者。
本书展示了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的同胞情和高度的文化认同。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动反映。他们来往于海峡两岸,起到了连接两岸的作用。书中写到台湾企业家在江苏投资创业,视江苏人民为亲人,视江苏大地为家园,以成为“江苏人”为荣耀。在徐州创办教育的任聿旬是《两岸家园》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对台湾的朋友说,有机会要到大陆看看。而提及自己在大陆的发展,任聿旬说:“我不是把自己定义为‘台商’,我是一个回家创业的台湾青年。”《手绘银杏湖》中的林铭田“到了南京,有种归家的感觉”。海峡两岸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家”的味道,所体现出来的当然是民族文化的同根性和血缘性,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这是感情的基础,文化的基础,也是采访的基础、写作的基础。正如汪政在该书“后记”中所言:“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根本的认同,也是最大的认同”。
本书是用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之作。用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每一位当代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两岸家园》为当下文学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境界。参与本书写作的22位作者,大多是全国知名作家,为了这次写作,他们扑下身子,走进现场,紧贴人物,深入采访,付出了相当的心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