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以笔墨舞动生活 用生活创新艺术

——苏延军草书作品观感

窦 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28日   第 11 版)

  苏延军

  草书李白诗(173×68cm)

  草书贾岛诗(18×55cm)

  草书宿雨新晴联(170×44cm×2)

  草书兴与迹随联(135×33cm×2)

  草书王维诗《山中》(135×68cm)

  草书《漫议一则》(35×25cm×5)

  清人刘熙载在《书概》中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家在书写过程中的情感起伏是随着自身经历、学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尤其是草书,更能体现书写者自身情感的表现与抒发。而观苏延军的草书创作,这种情绪激昂的状态表现就更为强烈。

  与他谈书论艺言及草书时,会发现沉稳内敛的他,会忽然华丽转身般变得神采飞扬,言语气氛的热烈甚至让你感受到气温都在不断上升。然而,在豪爽大气中却又不忽视细腻的表达,一如他在书法创作中的态度,气势磅礴、放浪不羁的奇崛中又经营着无处不在的细节。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是说内心与外境相接,心态和气势则是统帅。而苏延军给人的感觉便是那种理直气壮、精力充沛的书法家,勇于沉潜却又耐于寂寞。

  从苏延军书法作品可以看出,其书法高华圆润、敛逸而不张扬、狂怪,字字犹如万马奔腾、格调飘灵却又遵从理想秩序的特征。用笔虚实得体、转换从容,浓墨重彩与飞白之处靓丽精眼而精彩动人,使转光洁、提按得当。恰如李白《草书歌行》诗句云:“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他的作品有着一种创新的努力和对传统的朴素认识。书法从结体、用笔、线条、顾盼等方面都主张新实写意,即“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艺术修养。在创作中,线条曲直、长短、粗细、方圆的对比,以及笔墨浓淡、干湿的对比,都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其草书沉潜传统、法乳唐宋,用笔纵横捭阖之中多具浑朴雄强之势,创作理念和艺术成就在如今书坛具有独特的探索意义。

  “草写人生一过客,凛然正气不虚来”。走进苏延军的书法世界,你会发现,他是用自己的人生和心境于狂草之间向我们流露真情实感。

  “我酷爱草书,即使是作其他书体也喜欢掺加草意。所以,草书中更钟情于大草。究其因,或许对其写意性、抒情性、多变性有更多偏爱;或为其层次感、节奏感、韵味感所征服;或与其冲击力、震撼力、感染力共鸣。”正如苏延军自己所言,在他的草书中,看到的是一种境界,一种修为。心情所致,心境所致!

  纵观苏延军近些年书法创作,每每出新便给人欣喜的遇见。其追求心性合一、朴素自然的书法美学在作品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在“沧海一声笑”的肆意挥洒中,于千变万化的线条里,展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他把书法艺术还原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亮度,他内心的“草”疯狂的生长,在案牍的位置钻出表面。我们只是看到他外在的基本形式,却也应该注重其创作背后关于自然的广度、奥秘,以及时间感和永恒性。

      

  苏延军, 1955年生,吉林省前郭县人。研究生学历。斋号两不草堂。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展览中心书法创作高研班授课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评审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吉林省博物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重大书法展览评委。

  书法作品曾参加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第一届、第二届、第五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多次全国书法名家精品展;书法作品曾获第一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银奖,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

  主要著作有《苏延军书法》丛书,发表《浅谈草书艺术及创作》、《草书漫议》等论文。2008年11月,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和海风出版社联合出版《当代书法名家苏延军》。2008年11月,在吉林省博物院举办“苏延军草书作品展”。2011年7月,在吉林市博物馆举办“苏延军草书作品展”。2015年10月,在山东青州举办“苏延军草书作品展”。

集评
以笔墨舞动生活 用生活创新艺术
拙诚师古见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