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低碳构筑绿色新生活(新时代新步伐)

罗 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21日   第 08 版)

  日益频发的极端气候令国际社会开始关注过度使用化石燃料或生物质燃料的问题,意识到煤炭、石油等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了气候变化。控制碳排放,建设低碳社会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没有回避碳排放问题,而是勇于承担责任,将低碳发展当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十三五”以来,中国低碳发展、减排成效显著。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核电的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碳排放强度大幅度下降,煤炭消费总量连续几年下降,扭转了多年以来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有望超额完成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中国的做法获得国际赞誉。中国社科院和国家气象局联合实验室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称,G20(二十国集团)具有潜力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机制之一,在G20成员国低碳领导力评价中,中国排名第四。中国的主要优势在于政治意愿和政策行动,例如,中美曾联手为促成《巴黎协定》通过和生效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量居世界第一位,远超其他国家。中国在健全和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推动碳市场建设,通过各类低碳试点调动地方和公众参与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除履行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外,中国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也是提质增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本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十九大报告一再强调绿色低碳建设,比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等等。

  围绕绿色低碳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中。眼下,中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在即,此举被国际社会视为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碳市场,可以有效控制碳排放,将节能降碳工作的成本由全社会共同分担,还能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市场手段,让碳成本高的企业提高效率,改进技术,而落后产能则被市场淘汰。

  据预测,中国国家碳市场碳排放总量将在45亿吨左右,约占全国化石燃料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的50%。这个市场一旦运行起来,将为本国工业部门带来巨大碳减排成本节约效应,并为世界碳市场创造巨大的减排量,可谓自利利他的善举。

  未来的中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人民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还将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如今,这种充满绿意的新生活正在一步步实现中。据统计,最近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4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做到了气候行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了双赢。

  当然,中国的低碳社会建设任重道远,低碳城市、低碳乡村、低碳社区,乃至低碳家庭,这些遍布社会的“低碳细胞”目前还远远不够,需要不断培育,更需要茁壮成长。

  本报图片来自百度

低碳构筑绿色新生活(新时代新步伐)
碳市场将现“中国样本”
公众参与低碳生活热情高
责编:罗 兰 邮箱:luolan9520@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