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青岛借力“智脑”建设国际城市

赵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16日   第 10 版)

  图为“国际范”十足的青岛市。
  关少卓 张进刚摄(人民视觉)

  11日,来自海内外的39位“智脑”齐聚青岛,受聘为“青岛市实施国际城市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总体部署,青岛特聘专家推进建设国际城市谋划路径。

  这是近年来青岛成立的规格最高的“智囊机构”。未来,受聘专家将共同参与到青岛城市发展谋划、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等工作,为青岛市制订政策、法规、办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重磅智囊团支招国际化

  将城市的外在和精神全方位国际化,这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要做好这件事,必须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广泛力量。

  此次受聘于青岛的咨委会成员,有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永图;还有来自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及国内的资深外交官、知名专家学者和跨国公司高管等专家代表。

  这些专家,涵盖金融、贸易、外事、规划、旅游、环保、会展、运输、海洋、法律等领域。其中,外籍人士12人,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国家。

  “我们成立咨委会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从不同的维度出发,跳出青岛看青岛,以更好地推动青岛建设国际城市。”青岛国际城市战略推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咨委会成立的当天,同步举办了第一次专家咨询会,受聘的各位专家就如何提升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等方面,给青岛提出了很多建议。

  其中,咨委会首席顾问李肇星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及协同发展三方面为青岛发展建言。他建议,青岛在国际城市推进过程中,要尤其重视创新,从更深层次激发活力。

  在新加坡会议与展览管理服务公司董事长廖俊生看来,青岛建设国际城市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城市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好青岛的区位、产业、国际港口、国家海洋战略平台等各种优势,会让城市获得越来越多的吸引力。

  的确,海洋产业是青岛的独特优势。位于青岛“鳌山湾”的蓝色硅谷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目前已成功集聚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17家“国字号”科研机构,构筑起海洋科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青岛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515亿元,同比增长15.7%。

  德国曼海姆市原第一副市长诺伯特·艾格也将目光关注在青岛的海洋产业上,他认为:“海洋学会发挥独特作用,被用于医疗行业,也会给青岛的港口也带来机会”。作为青岛的老朋友,诺伯特·艾格在任期间,推动曼海姆市和青岛市缔结友好合作关系,此外,他还表示,青岛的海尔、海信、青啤都是赫赫有名的标杆企业,“把这些企业的智慧集中起来,可以成为创新的动力。”

  “咨委会”成员之一,日本驻青领事馆副首席领事福永护在发言时,对青岛日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电影之都”称号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电影之都将成为青岛的全新城市名片,是青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实例。

  国际城市的梦想底气

  一座国际城市,一定首先是在经济领域参与了全球的合作和竞争。

  对外贸易兴旺,是青岛国际城市建设富有成效的力证。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青岛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19.6%,高于全国水平,占山东省比重达到28.5%,服务贸易增长18.5%——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不振、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青岛外贸划出一条高速增长的“美丽曲线”。

  数百家世界500强企业,用行动表示了对青岛国际化的认可。爱立信、雀巢、汇丰、壳牌、马士基、普华永道……据统计,截至目前,境外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126家在青岛投资设立了248个项目。“青岛建设国际城市,重视对外贸易的同时,也要重视基础设施层面。”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王继承在会议现场建议道。

  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上,青岛一直走在前列。

  作为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青岛港稳居世界第七大港。日前,当今世界最先进、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成功投产,为青岛的国际化标注了新高度。

  在空中,127条国内航线、19条国际和地区航线将青岛与世界相连。正在建设的胶东国际机场瞄准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的目标。在青岛胶州湾畔,有着目前国内沿海地区唯一的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随着中欧(青岛)班列、中亚班列、中蒙班列等国际班列的开通及线路的延伸,青岛北达俄蒙、南连东盟、东至日韩、西到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网络逐步形成。

  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必备“硬实力”,一座城市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则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其国际化的“软实力”。

  这几年,青岛连续六次获得一个含金量极高的荣誉——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

  这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国内唯一一个完全由外籍人才参与评选,由诺贝尔奖得主、政府“友谊奖”及“千人计划”外国专家等组成的评委团队评出的引才引智“中国城市榜”,国内外关注度高,被喻为“城市国际化的风向标”。

  金融的国际化同样是国际城市的重要标志。

  拥有“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青岛正在面向全球开展国际财富管理定向招商合作。未来,青岛还将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加强国际文化交流,鼓励国内外著名文化创意、制作、经纪、营销机构与本土文化企业合资合作,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推进科技领域国际合作,鼓励引进国内外高端优质医疗资源。敞开胸怀向世界,青岛的国际化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

  国际城市能级不断跃升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这一自然禀赋造就了其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定位建设国际城市,正是青岛“与生俱来”的开放传统使然。

  难得的是,青岛推进国际城市建设,是一项项被转化的具体工作,并贯穿链接全市的行动目标。

  近年来,青岛全面建立国际城市战略推进工作机制,将实施国际城市战略与“十三五”规划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落实“三位一体”联动推进。

  不久后,青岛发布《青岛市国际城市战略指标体系》,选取对标城市,设计了包括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国际成长力、国际吸引力和国际支撑力5个一级指标和35个二级指标。

  宏大战略需要精准战术来支撑。

  为此,青岛发布《青岛市推进实施“国际化+”行动计划(2016-2017年)》,将“国际化+”的行动计划落实为100项实事,让青岛建设国际城市战略的目标愈加具体有形和清晰于事。同时,青岛汇编《青岛市“国际化+”行动计划对标案例指导手册》,逐项寻标、对标,将工作分解、落到实处。

  善不善于发挥资本的力量,很大程度上也将影响国际城市建设的进程。《青岛市国际城市基金会筹组方案》,是青岛给出的解决方法。

  此外,青岛设立实施国际城市战略推进委员会,在工作层面上组成8个专项工作组,30个专业工作小组,全面启动国际城市战略“8+30”推进工作机制。

  从细化指标体系,到出台行动计划,设立专项工作组,再到今天的咨询委员会,每一次,都是做实的具体动作。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次切实推动,青岛的国际城市战略推进,才有了如今全新的发展成果:

  在今年6月份全球知名城市评级机构GAWC(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发布的《2016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青岛的档次由上一次报告评级“高成长性”,直升两级跃升为“Gamma+”级,城市能级成功实现“越级”。

  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一份全球竞争力榜单。在这份榜单中,青岛城市等级为C+,经济竞争力为0.6462、排名全球第85位,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15位。

  日前,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青岛市国际城市战略2016/2017年度推进实施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指出,青岛国际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外向型发展卓有成效、“标准化+”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国际尖端人才引进成果突出、城市魅力有效汇集国际资源、高水平城市建设成果显著等方面。

  在日前山东省召开的开放型经济大会上,山东省委主要领导在提及青岛建设国际城市工作时点赞说道,从省内看国际化环境最好的是青岛。各地要学习借鉴青岛的做法,开展国际化城市或者国际化街区、国际化社区创建活动,引入国际化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理念,配套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学校、医院,扩大高端服务供给,营造国际化生活氛围,增强对国际人才、跨国企业的吸引力。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课题。在推进国际城市战略的梦想引领下,在高端“智库”的助力下,我们期待,青岛走出自己的特色国际化路径。

青岛借力“智脑”建设国际城市
海尔打造全球首个中央空调互联工厂
资讯速递
提升开放水平 建设国际城市
责编:杨俊峰 邮箱:rmrbzgg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