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

伟大复兴会与伟大外交相呼应(专家解读)

受访专家: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奕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06日   第 10 版)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举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首倡和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这是位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前的“丝路金桥”景观作品。
  新华社记者 侯 俊摄

  近日,《金融时报》在报道中指出,中共十九大报告大幅提到“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用词。报道认为,大国外交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加强经济力量后,国际话语权增强,“伟大复兴会与伟大外交相呼应。”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从十九大报告来看,就外交而言,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很可能将在国际事务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有所作为。“中国外交从过去关起门来求经济发展,变为积极参与国际与地区事务,主导全球治理的新模式”。

  法国《回声报》还着重引用习近平关于摒弃冷战思维的讲话:“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报道,中国的外交思想是有别于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种创新,它跳出了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旧框,蕴含中国文化基因里以和为贵的精神。报道称,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框架下,中国过去5年提出的倡议层出不穷。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组合拳”。“一带一路”不仅涵盖到整个亚洲和欧洲,而且还同时服务于外交战略、企业和资金走出去等多重目标。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

  对于这一思想,我的体会有四点:一是,该思想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使命,就是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尤其是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提供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二是,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中的世界,面临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部分大国“逆全球化”声音抬头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挑战,需要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三是,报告重点讲到“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体现了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合作共赢的思维,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担当精神和大国自信;四是,新型国际关系,尤其是新型大国关系发展的方向,就是坚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原则,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型国际关系,尤其是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也会面临冷战思维、强权政治、地缘政治、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大国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和周边地缘政治问题的干扰。同时,我们自身也需要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当然,即使有各种挑战,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相信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定会不断取得进步。

世界聚焦中美元首会晤(国际论道)
阿里云马来西亚大区开放服务
全球旅游发展最快城市在中国
伟大复兴会与伟大外交相呼应(专家解读)
中国将成头号天然气消费国(海外之声)
亚洲亿万富豪数首超美国(海外之声)
中国政府助力科技初创企业(海外之声)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