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在这里,看到中国的未来(记者手记)

本报记者 孙 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0月21日   第 06 版)

  这次党代会,有1800多名境外记者同行投入了这场“新闻大战”。在过去3天的采访中,我看到了大会堂内外操着各国语言录制采访的“洋面孔”,看到了在现场听报告的外国记者专注的眼神,看到了发布会和集体采访时林立密布的“洋镜头”。

  世界为何如此关注中共十九大?一位外国同行给了我他的答案:因为这里有中国的未来。

  奔波于大会堂和各代表团驻地之间采访,我向党代表们提了很多问题,也听到其他媒体同行们提了很多问题。但是归结起来,这些问题其实只有两类:一类关于过去,一类关于未来。

  的确,十九大的历史意义,就是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上,梳理过去取得的成就,擘画中国未来的蓝图。

  十九大向世界展示了怎样的一个中国未来?在十九大报告中,这个未来清晰可见:那就是新时代,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代表们给我的回答中,这个未来真切可感:他们言语中透着满满的干劲,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我采访的每一个代表,无论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他们的每一句话,无论是深刻透彻还是朴实诚恳,都通过我的笔记于纸面。而此时我的采访也不再仅仅是一项工作任务,而是在与他们一起记录历史、见证未来。

  从人民大会堂结束采访,步行到天安门东地铁站的这段路上,广场边、红墙下,与我擦肩而过的人群中,总会不时听到人们边走边聊关于大会的话题。“现在是新时代了!”“对对,咱们得跟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节奏啊!”几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谈笑着走过。“过几天,会议一闭幕,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就会和大家见面了!然后就是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一位父亲给孩子做着这样的讲解。几句简单的话,也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十九大正在塑造着中国的未来。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解码十九大)
在这里,看到中国的未来(记者手记)
做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主力军(代表寄语)
责编:叶晓楠 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