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显示,由于受到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带动以及签证便利化、国际航班加密、免退税业务落地、系列旅游年活动开展等积极因素的拉动,2016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市场结构已显露出优化趋势,国际旅游顺差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在入境旅游市场中的活跃度持续上升。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重庆、桂林、昆明、沈阳等成为入境游热点城市。
2016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与消费均持续增长,特别是外国客源市场增幅显著。2016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844.38万人次,同比增长3.5%,规模总量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增速分别为2815.12万人次和8.3%,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新高。离境退税政策对入境旅游消费提升效果明显。2016年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60%,继续保持平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并实现旅游服务贸易顺差102亿美元。其中,外国游客在华消费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十分显著。2016年中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927万人次,同比增长4.2%,市场规模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法国、西班牙和美国。
从入境客源市场的结构特征来看,港澳台客源市场主力地位依然稳固。2016年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仍然是内地(大陆)入境旅游市场的主力,占全部市场份额的79.67%。外国客源市场结构出现小幅调整,在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中,排名前十的旅华客源国分别是:韩国、越南、日本、缅甸、美国、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
游览观光和休闲度假是入境游客访华的主要目的。网站论坛和亲友介绍是入境游客访华的主要信息来源。旅游交通与天气状况等生活信息、旅游产品和服务介绍等是入境游客最为关注的出行决策参考要素。山水风光、文物古迹、美食烹调是入境游客最为喜爱的旅游项目。入境游客的消费水平依然偏低,超过60%的入境游客消费集中在1001美元到5000美元之间。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入境游的五大趋势特征值得重点关注:一是中国入境旅游已经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萧条期,正在从全面恢复转向持续增长的新阶段;二是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和离境退税等一系列便利化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望持续拓展中国入境旅游的发展空间并提升发展质量;三是让入境游客收获更加便利的旅行服务和更高的旅行体验,将成为中国入境旅游下一阶段充分参与国际竞争的工作重点;四是当下中国入境旅游的发展模式已从过往团队接待的封闭型转为更加多元、更加开放;五是展现改革开放成就的“超乎想象的中国”,应当而且能够成为中国入境旅游的基本出发点。
在如何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方面,报告提出五条对策建议:一是借全域旅游大势为入境旅游注入新动力;二是开发以真实生活方式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三是双管齐下,国家旅游形象优化和短板弥补消除并重;四是持续提升国际开放度,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一揽子便利化措施;五是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有选择性地深化面向重点区域的国际合作与市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