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2013年9月29日成立至今已近4年,4年中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敢为先行者的制度创新。作为改革的先行者,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理念和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2017年上海的夏天,最高气温窜至40.9℃。就在这片热土上,海外网“发现中国”全媒体采访团队看到:上海自贸区建设如火如荼,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占地面积仅为上海全市1/50的自贸区,竟完成了上海上半年1/2的外资引进工作。他们的制胜法宝就是3个字:“放管服”。
放:放得最开
近日,全国31个省区市经济半年报陆续出炉,举世瞩目的上海浦东新区交出亮眼答卷:新区工业总产值达4647亿元,取得12.8%的增速,是近6年来同期最好水平。其中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尤为突出,上半年新区实到外资41.19亿美元,占全市51%,而自贸区的实到外资达到全区的90.8%。
作为全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区2013年9月29日成立至今已近4年,4年中取得的斐然成绩离不开敢为先行者的制度创新。投资管理方面,自贸区率先发布全国首份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对外开放;贸易便利化方面,率先建立并不断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出近百项口岸监管创新措施。
“符合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的制度创新在持续深化。”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陆方舟介绍,“我们将最大限度实现覆盖船舶抵离、货物通关等口岸作业各环节的全程无纸化,推进贸易领域证书证明的电子化管理;将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与企业市场准入审批改革联动。”此外,还将加快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大数据分析为支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把信息共享作为重要基础,打破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一级政府层面各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共用共享。
“单一窗口”这一概念最早源自联合国贸易便利化和电子商务中心33号建议书,主要是指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的平台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的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实行的企业准入“单一窗口”模式,正是借鉴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做法,对于涉及企业市场准入的多个证照办理,实行“一表申报、一口受理、内部流转、并行审批”。具体而言,就是申请人在网络平台上申报信息后,只需到一个窗口就能完成多证联办所需纸质材料的提交,多部门所需要的相同材料只需提交一份,申请人从一个窗口便可领取所有证照。
上海元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敏介绍,公司以前一天只能报关20到30单,如果数量多,则需要顺延,这样一天拖一天,效率非常低。而“单一窗口”24小时运行,且不必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因此现在只要客户有要求,就可以按照他们的要求当天完成。祝敏说:“近几年公司的运行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自贸区给公司带来的便利,这种便利不只是让公司在货物入关的海关申报环节上减少了繁琐重复的工作,节省了时间与额外费用,也让公司员工减轻了工作压力,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同样,上海自贸区“非特”化妆品进口自3月起实行“审批改备案”试点以来,“非特”进口化妆品在华责任单位可以通过备案系统上传资料同时预约,最多5个工作日后就能递交书面材料,当场获证完成备案。在此之前,整个过程需要半年以上。“‘非特’新政大大降低了国际大牌进入中国市场的试错成本,新品发售前在不投放市场、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就可以在体验馆进行体验,由此搜集消费者反馈数据和信息,积累研发经验。”上海市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经理陈逸峰表示,“‘非特’备案牵一发而动全身,离不开海关、国检乃至自贸区管委会各级政府的配合和支持。实施备案制的目的是,不仅要进得顺,销得好,还要能管得住。”
管:管得最细
位于上海浦东金桥自贸区的费斯托是一家工业自动化领域企业,成立于1925年的德国,在全球176个国家和地区向30多万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费斯托于1993年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现在在中国共有2000名员工及14000家全球及本地客户。费斯托从事仿生机器人研究已经有11年历史,从2006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推出两至三款仿生“动物”。2017年的美国工程科学大会上,费斯托展示的三款仿生飞行机器人——仿生蝴蝶、仿生水母、仿生企鹅,赚足了世人的眼球。据悉,“蝴蝶”的飞行轨迹依靠配置主机、红外摄像头及室内GPS系统,最多10只蝴蝶可同时飞行不相撞,蝴蝶之间可以实时沟通,这种实时通信将用在未来的工厂网络搭建中。
当被问及费斯托(中国)缘何选址上海浦东自贸区,费斯托中国区总经理陶澎(Thomas Pehrson)表示:“金桥出口加工区海关的分送集报功能使得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体验,海关开设了特殊区域货物分类监管的功能,不同监管方式的物料可用同一运输工具运输,避免了非保税货物进出特殊区域要负担的关税,使费斯托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向全球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得益于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费斯托正计划对亚太地区的布局进行调整。” 陶澎说:“位于金桥出口加工区内的费斯托(中国)自动化制造有限公司将由生产型企业转型为以研发设计和物流运输为核心业务的企业,费斯托将在原先的生产中心和研发中心基础上,扩建费斯托亚太物流中心和客户定制化生产中心。”
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自贸区越来越成为全球范围内集聚生产要素、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各国科技创新中的“发动机”。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肩负着政策、制度的实验先行地之责,在推动科技创新进程中更是发挥着先行先试的作用。
陆方舟表示,上海自贸区将全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依托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科技园区合作。加强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利用自贸试验区的开放优势和国际化平台,依托张江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集群优势,将张江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主要平台。
服:服务最精
2017年8月17日,“文创中心”中国大区运营仓储物流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文创中心”项目运营管理工作正式完成向上海自贸区的交接。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公司总经理胡环中在揭牌仪式上回顾了上海自贸区与国家博物馆合作的历程,表示双方以推动中国文博产业发展为目标,迅速投入到文博资源开发、文创产业开拓创新中,“文创中国”将承载着弘扬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飞出国门走向世界。
“自贸区充分利用独特的海关监管优势,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去、引进来,每年的文化贸易额目前已经超过300亿元人民币。”胡环中介绍:“自贸区文化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探索之路,目前已经成为上海自贸区的新增长点。”
作为中国探索对外文化贸易的首块“试验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充分利用自贸区的开放政策和功能优势,为诸多国内外文化企业提供了国际展销、国际采购、国际结算、进出口代理、保税展示、保税租赁、保税仓储等全方位服务和支持。经过数年发展,这里正日渐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文化贸易枢纽港。目前,上海自贸区内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入驻企业达到约500家,涵盖从高科技文化装备、文化艺术品,到动漫、游戏等各种业态。
为了给文化艺术品交易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上海自贸区二期艺术品保税仓库将在2017年年底建成。据了解,该项目投资逾10亿元,建筑体量达到6.83万平方米,集保税、仓储、物流、展览、交易等功能于一体,将是全球面积最大、国际一流标准的艺术品保税服务综合体。
“希望上海自贸区成为全国口岸当中贸易流程最便捷的通道,为国际艺术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最便捷最高效的通道服务,通过持续打造‘大通道’‘大平台’‘大金融’,打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文化艺术贸易创新及金融保险综合性服务平台,为文化艺术行业繁荣提供有力支撑。”胡环中说。
陆方舟也表示,要用好自贸试验区演艺经纪开放、自贸试验区保税功能及文化装备领域的创新政策,吸引沿线国家优秀的文艺人才和演艺机构来自贸试验区发展,积极承办“一带一路”重大国际性活动,举办有“一带一路”概念的国际展会项目。
上海自贸区在“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伴随下走过初创的4年,从1.0版、2.0版到3.0版,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如今他们亮出“放得最开、管得最细、服务最精”绝招,由此带来的新亮点、新成绩、新突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