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白云飘过大顶子山,金色的阳光照船帆,紧摇桨来掌稳舵,双手赢得丰收年。
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
这首《乌苏里船歌》,诞生在1962年,由胡小石作词,汪云才、郭颂作曲,经郭颂演唱后流传到祖国大江南北,55年来脍炙人口,成为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和标志。它甚至在1980年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受到海外听众的欢迎。
如今,乌苏里江依然碧水畅流,大顶子山依然青山如黛,但赫哲族人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走下渔船,过上了新生活。这里还能不能催生更多的经典歌曲?在如今这个和55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时代,还能不能再唱出反映我们的心声的歌曲?
日前,十余位中国内地颇负盛名的词曲作家来到这首歌的诞生地——黑龙江省饶河县采风,他们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乌苏里江沿岸不仅有《乌苏里船歌》中唱到的那些美丽景致,在这里,英雄的珍宝岛军营驻守着国门,饶河口岸是中俄乌苏里江流域重要的口岸通道,这里还有国内现存最完整、湿地多样性特征显著的天然遗址——千鸟湖湿地,有出土了大量石斧、玉器、陶器等文物的小南山遗址。饶河还是东北黑蜂基地,作为全国生态示范县,饶河的森林繁茂、纯净……
这些都深深打动了词曲作家们。而对这一切最熟悉的,当属《乌苏里船歌》的词作者、年近80的胡小石。从22岁第一次来到这里,如今他已经几十次到饶河。他告诉记者,1962年,他为了给第二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创作新作品到基层采风,用3个月走遍了黑龙江省的几个赫哲族聚集点,最后来到饶河四排。赫哲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濒临灭绝到成为全国56个民族的主人公之一,新旧社会的反差特别强烈,赫哲人有着明显的幸福感。胡小石和赫哲族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为胡小石创作的歌词谱曲的汪云才,为了创作话剧《赫哲人的婚礼》的配乐,已经先来到赫哲族地区采风,他把赫哲族的音乐全部记录下来。胡小石和汪云才、郭颂一起创作、讨论了近半年,修改了无数次,最终这首歌由郭颂在海内外唱响。
胡小石说,音乐文化是轻骑兵,男女老少都喜欢。李白的一句诗“烟花三月下扬州”,为扬州做了1300年的广告。他认为,歌词好写,但写好了很难。现在有的年轻词曲作者有些浮躁,有时不深入生活,就靠一部《中国民歌集成》来写有民歌元素的歌曲,而不是到生活当中去观察体验,到少数民族当中去采风,“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不会有真正的有生命力,只能在晚会演出或者电视播出当天‘一夜辉煌’,第二天人们就忘了。”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主席宋小明也认为,现在许多歌曲听起来比较浮躁。有的年轻词曲作者急于出名,社会上也不乏机会,“有的人确实一炮走红,但是第二炮就没有了。”
饶河的绿色环境,如果要写进歌词,就是“‘一山’——大顶子山,‘一水’——乌苏里江,‘一民族’——赫哲族”,《乌苏里船歌》已经把这些写完了,后人如何写出新经典?宋小明认为,地方歌曲切忌写成一般性的旅游歌曲,因为传统旅游歌曲“不见人,也没有作者的感受,只有风光,是没有生命力的”。他说,“如今再写关于饶河的歌,我们不是要在高峰上盖一座庙,而是要用我们自己的材质,去再塑造另一座高峰。我们不能重复前人的东西,要有自己的视角和意象,形成自己的语境,才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