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

靳羽西:

自己让生命意义非凡

熊剑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8月03日   第 08 版)

  图为靳羽西

  靳羽西今年已经71岁,出生在桂林、移民美国的她前半生几乎在忙碌中度过。她曾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制作人、畅销书作家、慈善活动家,后来还被誉为“化妆品王国皇后”,任美国一带一路总商会荣誉会长。她是优雅与美丽的代名词,是众多女性的偶像。

  初入电视圈

  1946年10月,靳羽西在广西桂林出生。16岁那年,母亲因投资房产大赚一笔,羽西因此远渡重洋,到美国夏威夷的杨伯翰大学专修钢琴。

  勤学苦练磨砺出靳羽西吃苦耐劳的个性,但她也在修习钢琴的过程中彻底认清自己的音乐天赋终究不足。随后,靳羽西忍痛决定放弃音乐,寻求新的人生。1973年,怀揣150美元的靳羽西正式移民纽约,开启了自己的“美国梦”。起初,她和妹妹只能从中国进口枕套、丝绸、窗帘,做些简单贸易,生意寥落。有年冬天,纽约极寒,靳羽西还是靠借钱买了件外套,才苦熬过来。

  创业维艰,靳羽西在成败中起起伏伏。然而,一段“不务正业”的经历,让羽西的人生有了转机。1973年,做贸易的靳羽西忙里偷闲,到纽约一家小电视台义务做主持,从此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电视。她发现,即便是在漏雨的录音棚里报新闻、做访谈,自己都极度兴奋。她很快创立“靳羽西电视制作公司”,开始了新征程。

  用生命工作

  美国的电视台、制作公司不计其数,竞争激烈。一个无依无靠又不是科班出身的华裔女孩,凭什么脱颖而出?靳羽西没想那么多,做贸易时她就发现,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充满偏见。羽西有时气不过,还跟他们争得口干舌燥。

  1978年底,中美发表“建交公报”,大国邦交的东风正起。羽西想,如果做出一档展现中国魅力的电视节目,彻底扭转对中国和华人的偏见,就是件好事。

  说干就干,靳羽西决定自编、自导、自拍,制作大型电视系列片《看东方》。没广告、没赞助,靳羽西把做贸易赚的血汗钱全投进去,事无巨细全部亲力亲为,每天拼命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她坚信一点:“想拿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就要用我的生命去干!”

  幸运的是,靳羽西相逢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美籍华人的身份与她强大的亲和力,让《看东方》突破无数禁区:在西方记者中,她第一个拍摄哈尔滨冰雕;第一个获准进入中俄边境;第一个获得中央特许,进入中南海拍摄毛泽东故居……

  靳羽西向世界揭开了中国的神秘面纱,《看东方》迅速引发收视狂潮,12年间,6000多家电视争相播放。凭借此片,靳羽西还一举斩获1985年度“全美华人风云人物”。

  “赔本赚吆喝”

  中央电视台对靳羽西大为青睐,很欣赏《看东方》采用的“视觉旅行”的拍摄方式,邀请她共同制作一部新片《世界各地》。靳羽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986年2月,当《世界各地》在央视成功首播时,靳羽西在北京建国饭店已激动得泣不成声。亿万中国人第一次见到这个梳着“童花头”、操着浓重港味普通话的姑娘顾盼神飞地说:“你好,我是靳羽西!”

  三年后,靳羽西制作出纪录片《中国的墙与桥》。凭借这部纪录片她登上了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的领奖台。后来,靳羽西全神贯注干了件有趣的大事——拍摄《羽西看世界》。一年时间里,她再度穿梭全球、遍访名流,希望把全世界顶级名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图景呈现给世人。意外的是,《羽西看世界》全由羽西自掏腰包,靠广告、发行费根本赚不回来。但羽西却觉得,这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很有意义。中国越开放,中国人越需要以国际化视野来看待人和事,“这是我送给中国人民的礼物!”

  靳羽西说,做任何事之前,都会问自己四个问题:自己是否有才华?是否有热情?是否对他人有益?最重要的是,是不是对中国有好处?如果答案全部肯定,她便放开手脚来做。

  靳羽西曾说,中国有什么需要我都会去做,无论哪一方面都可以。这已成为靳羽西践行一生的行为准则。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恰恰是你自己让它意义非凡。 

  (来源:华商名人堂)

蔡志河: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商界传奇)
商机商讯
商论语丝
自己让生命意义非凡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