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千里迢迢去某地谈生意,结果对方的一顿饭终结了他谈下去的计划。原来生意伙伴为尽地主之谊,特地安排了野味晚宴热情款待。朋友说,那些人以能吃到珍稀动物为荣,视野狭小,观念落后,以后合作很难达成共识。笔者几年前去东北出差,有顿饭至今值得回味。那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午餐前先请大家在厂区小菜园采摘。菜园用收集的雨水灌溉,施农家肥。餐厅简单整洁,不备一次性餐具。午餐就用大家刚挖的土豆、摘的茄子、黄瓜等做成清清爽爽一桌菜。那顿饭尽显企业的务实、自信以及先进理念,大家吃得轻松自在。这两个例子一正一反,却都体现了人对吃的态度。
吃绝非仅是果腹,仅是满足味蕾,它还涉及生态保护和责任。餐桌上,人们常常把维护自己的权益当作责任的全部,而忽视自己对食物的好恶取向会直接影响生产者对环境的善意程度。
餐桌上我们能只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么。60年前我们吃的每条鱼都是野生的,如今即便全世界的渔场都过度捕捞了,市场上野生鱼也只占一半!有专家预言,如此下去,50年后孙辈们可能再也吃不到野生鱼了!所以除了吃得安全可口,我们还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要做,那就是改变吃的方式和态度。
食客不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旁观者,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生态做力所能及的事。即使在血压正常,血糖血脂也正常时,我们可不可以主动改变饮食习惯少吃肉多吃蔬菜?因为长途运输会耗费更多能源,产生更多污染,我们可不可以在北方冬天时,少购买那些南方空运过来的食材,而多选用本地产的食物?如果知道鱼翅来自于对鲨鱼的残害和对海洋生物的破坏,我们可不可以拒绝吃它买它?中秋节我们能不能选择那种包装简单朴素、产生垃圾相对少些的月饼……这一点一滴其实都是为我们想要的世界投上一票。
餐桌上的你不能只爱自己,不爱环境。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的选择,更是每一位“吃货”的责任所在。